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市财政收支实现高质量增长
十年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丁春贵报道)11月9日,市委宣传部在市财政局召开“在知爱建”全市财政工作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滨州财政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力增强统筹保障能力,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财政支撑。
  财政收支实现高质量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2021年增至287.3亿元,总量从全省第11位前移至第8位,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26.6亿元增到478.2亿元,年均增长9%。十年间,我市累计争取省以上转移支付资金1055.6亿元,年均增长6.9%,2015年以来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849.2亿元,有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一大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及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定位精准、作用直接优势,全面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显现。自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90.2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落实减税降费105.7亿元,其中实现增值税留抵退税81.7亿元,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注入活水。同时,我市先后研究出台新旧动能转换“1+5”财政政策体系、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清单等一揽子政策,综合运用政府引导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集聚更多社会资本推动经济建设。其中,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设立中小企业应对疫情金融稳定基金,累计为30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8.5亿元。
  交出人民满意民生答卷。全市民生支出由182.1亿元增到379.1亿元,始终占到财政支出八成左右。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保障隔离救治医院建设、常态化核酸检测、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等疫情防控工作,为群众生命安全撑起“防护伞”。教育方面,2012年至今,教育支出累计达601.1亿元,始终保持一般公共预算中第一大支出位置,保障我市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向好、职业教育整体提升。医疗方面,2012年至今累计实现卫生健康支出323.5亿元,年均增长11.9%,市人民医院西院区、市中医医院新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等相继建成投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安居方面,筹集、争取各类资金39.2亿元投入市直棚改项目建设,为民安佳苑等5个安置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2020年至2022年,全市启动103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1047万平方米,受益群众10.6万户。自2017年启动清洁取暖工作以来,我市完成87.6万户清洁取暖改造,基本实现应改尽改,累计投入市级及以上财政资金24.6亿元。社会保障方面,十年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465.9亿元,年均增长8.9%,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困难儿童等四大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由每月400元、192元提升至953元、745元,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2012年每月55元提高到2022年每月165元。目前,我市社保、医保、低保水平稳居全省前列。
  财政体制实现深度改革。理顺市以下财政分配关系,优化财力分配格局,发挥财政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引导作用,预算管理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预算管理工作先进市”。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鲜明导向。在全省率先实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7亿元,入股企业15家,并首创投贷联动机制,撬动银行信贷资金7.1亿元。稳步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有效统筹衔接“四本预算”,理顺科技、应急等领域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市级专项资金项目清理整合至10大板块31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初步建成并运转有序,财政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