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机杼声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邹平明集镇西闸村记者又听到了这久违的机杼声。村里的妇女们正摇着老纺车,纯手工织出一道道“彩虹”。
清朝初年,苗氏家族苗志勇在周村旱码头经营以布匹贸易为主的汉家老苗商号,并在其老家现明集镇西闸村开办织造厂,鼎盛时期上百台织机日夜织作。据传,当时的山东首富袁紫兰,曾专门在汉家老苗商号为女儿定做嫁妆,自此,苗家粗布名声大噪,很快就行销全国,成为当地地标性特色产品。
如今,社会崇尚环保自然,昔日的老粗布以其特有的纯棉质地、手工织造、民族图案和古老的民间工艺等特点,得到人们的青睐。手工制作的床单、被面、褥子等老粗布产品,冬暖夏凉,深受消费者喜爱。
苗传武和妻子孙春香,是苗家粗布制作技艺的第九代传承人。今年48岁的孙春香幼时目睹祖母、母亲在织机上劳作,对织机有着特殊的感情:“以前家里的床单、被面、手巾,甚至夏天穿的汗衫都是自家织。织的布卖掉还能补贴家用,所以织机对一个家庭的意义非同一般。”
苗家粗布织坊里,有30多台老式木质织布机,年代最久的几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你看上面的颜色,这是老辈人晚上点油灯织布时熏的。”苗传武指着一台很有年代感的织机介绍,这些织机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他86岁的老奶奶说,连她的婆婆都不知道是从哪一辈传下来的。
苗家粗布制作技艺十分繁杂,要经过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每道工序、每件产品都包含着繁复的劳动。
“八尺布,两万七千梭,经线要走十八万九千米……”孙春香介绍,传统织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牵机走缕有时一天要走10万多步。”几十个线圈摆开,两个工人配合,一个工人手中拽着一把彩线,来回走动。“这个牵机看起来简单,实际也是很麻烦、很累人的工序。”苗传武说。
身为老板的苗传武身兼数职,绕线、整经、修理织机,在厂里最为忙碌。在他看来,老工艺虽然在生产效率上无法与新式机器抗衡,但在小批量生产、花色变换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每出一种花样,首先要把花线配出来。同样一朵花,颜色可以任意变化,手工的就是灵活,色彩更丰富。”
近年来,夫妇二人在继承和发扬祖传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老粗布工艺的改良、创新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弘扬和发展这一传统技艺,孙春香不仅成立了粗布坊,还注册了“汉家老苗”的商标,设立了专卖店和网店,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包装。她积极推介,先后参加过省市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目前,这项传统技艺已获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家老苗”粗布知名度日渐扩大,产品供不应求,孙春香动员周围的妇女加入织布的行列。现在附近村已有200多名妇女参与到粗布加工事业中,其中年纪最大的已经87岁了。粗布加工时间灵活,不耽误家务事儿,既学得了技术,还增加了收入,很受大家欢迎。
“下一步,我想做好做强做大中国传统的织布技艺,让村里的中老年妇女灵活就业,全力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传承弘扬‘山东手造·滨州精品’。”孙春香看着面前彩虹般的织布,眼神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