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做实工业“底盘”夯实治理“底座”
“老北镇”驶入绿色发展 同富共治“新赛道”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田中岳通讯员商显宝
  滨城区北镇街道是全市工商业布局较早、产业集聚度较高、品牌显示度较强的街道之一。滨化集团、华纺股份、中海沥青等头部企业、上市企业、央属企业植根扎根,新兴市场、六街市场、姜家市场等辐射全市,服务民生的重点商业街区集中集聚,辖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富集汇聚,工业基础深厚、商贸氛围浓厚。但是,作为老城起步发展的原始核心板块,传统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城市面貌亟待改善提级、人民群众亟盼幸福晋级,发展短板和差距明显、群众期待和向往多元。聚焦破解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北镇街道坚持系统思维谋划,以推动“城市更新、产业布新、治理向新”为抓手,向品质要韧性、向转型要动力、向服务要幸福,辖区工业“底盘”更实、治理“底座”更牢、民生底色更亮,“老北镇”快速驶入绿色发展、同富共治“新赛道”。
  加快城市更新,向品质要韧性
  空间增量助力品质增量。针对老旧小区密集、发展空间不足等瓶颈,近年来,街道大力推动老厂区整体搬迁、企业退城入园、老旧小区改造,为城市更新、产业转型腾出空间、打开局面,全力打造活力北镇。比如,华纺老厂区实现整体搬迁,腾空土地270余亩,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空间增量,为城市发展预留了品质增量,也为盘活鑫辉毛纺、瑞恒染织等工业企业土地开辟了路径。街道完成16个居委会改造,在玉龙湖小区、北镇新苑建设安置房3367套,安置居民2622户;改造老旧小区87个,总建筑面积超105万平方米,辖区居民共享了发展成果、转型红利,城市承载力快速提升。
  服务延伸带动业态上新。立足产业优势,街道联合滨印集团打造滨州首个“一园多孵”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为渴望创业的跨境电商群体创建“青年创客中心”,与亚马逊官方平台合作打造“百企孵化”项目,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诞生了一大批累计出单100万的跨境电商“标杆企业”。同时,通过完善城市配套,吸引人才、吸纳产业,一大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集聚,城市美誉度大幅提升。
  改造提升促进功能完善。强化阵地建设,打造97个网格党群服务站,改造提升昌隆、六街等5个城市社区场所,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加快推进片区功能提升,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民生优先、统筹布局、集约用地的原则,高标准建设以玉龙湖畔等为主体的生态宜居区,群众生活更舒适。大力改造提升商圈街区,新兴市场通过同类兼并、划行归市做强新业态,六街市场通过盘活资产、做活产业培育新亮点。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渤海四路北镇段道路完成建设,北镇新苑至滨州火车站段全线贯通,打通渤海一路“断头路”,群众交通出行更顺畅,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加速产业布新,向转型要动力
  北镇街道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换“攻势”、变“打法”,全力服务扶持辖区重点企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全力打造实业北镇。
  聚力延链,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抢抓“智改数转”政策机遇,服务滨化集团和中海沥青两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以绿色低碳新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滨化氢能源基地二期建设,充分利用滨化集团氯碱副产氢,实现国内氯碱副产氢气净化技术升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套万吨级燃料电池氢生产装置,示范引领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布局,抢占产业新赛道。
  聚力强链,提升产业高度。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链主企业带动链属企业,横向谋划、联动、协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服务华纺智能绿色工厂项目,其所建成的178米长全智能印染生产线,产品一等品率提升3-5个百分点,用水达标排放更稳定,水、电、蒸汽等综合能耗降低30%左右,成为纺织印染行业转型发展的开路先锋,被认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绿色工厂。
  聚力补链,完善产业体系。建设惠众新经济产业园,加大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度,“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接待来访企业20余家、考察团10余次,项目累计去化2.24万平方米;考察学习先进地区项目发展模式及运营经验,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与呼叫中心服务外包业务入园发展,补齐数字经济、信息服务等新经济产业短板。(下转第三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