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聚焦“平安品质更稳”大干实干
本报评论员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全市上下必须聚焦“平安品质更稳”大干实干,重点做好疫情防控、做细社会治理、做实风险防范,加快构建大平安格局,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平安品质提升的道路上,滨州以行动力清晰回答了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迈出的步履坚定,一路铿锵前行。2022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牢“一排底线”;统筹推进平安滨州、法治滨州建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统筹提升“一网格、三体系”治理效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做法全国推介,平安法治已经成为滨州发展的基石、人民幸福的明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平安是一失万无的底线,发展安全的事、社会安定的事、人民安宁的事,再怎么抓也不为过。聚焦“平安品质更稳”大干,各级要全面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闭环管理”的防范化解风险机制,提升预警防范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快速处置能力,从本质上提高各类风险防范化解水平。
  要做好疫情防控。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医疗资源和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聚焦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强化医疗救治能力、医疗物资供给、重点人群保障,特别是要抓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健康服务等工作,全力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要做细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风险隐患的“预测、预警、预防”体系,治理模式的“智防、心防、共防”体系,治理格局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用好全科大网格,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以基层的高水平治理赋能全市的高质量发展。以“零容忍”态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开展涉黑涉恶、禁毒等“七项整治”,严厉打击涉老诈骗、电动车盗窃等案件,破小案、保平安,让群众时刻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要做实风险防范。针对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要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把防范工作做在前头、干在点上、抓在平常,守牢粮食、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意识形态等“一排底线”。在风险防范化解中,要坚持“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理念,在纪法轨道内、法治框架下用权,做到内容、程序、行为“三个规范”,推动各类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认真落实“八抓20条”,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着力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分类施策加快不良贷款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