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我市全力打造“农村30分钟急救圈”
今年计划完成不少于10处(每县市不少于2家)农村急救点建设,进一步织密院前医疗急救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州讯(通讯员樊岩峰报道)近日,距离惠民县城近25公里的石庙镇于王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接到120急救调度中心指令后,该镇急救站点火速派出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救援,经过初步检查、评估和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快速将伤员送往惠民县人民医院住院救治。
  此次救援相比以往,整个急救半径整整缩短了一半,这主要得益于滨州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打造的“农村30分钟急救圈”。
  今年计划完成不少于10处(每县市不少于2家)农村急救点建设,进一步织密院前医疗急救网
  为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水平,近年来,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积极推动急救网络向企业、农村延伸,从根本上破解偏远乡镇急救服务半径过长这个长期难题。
  根据急救站点设置原则和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人员规范,结合“农村服务半径10—20公里”要求,我市在农村急救站点建设上采取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急救点、乡镇卫生院自身建设急救点、地方财政支持建设急救点三种模式,真正通过物理网络的搭建和层层嵌套缩短了偏远乡镇的急救半径。今年,我市计划完成不少于10处(每县市不少于2家)农村急救点建设。
  “是哪个区域的病人,120指挥调度中心就通知哪个区域的急救站,能处理的就近处理,救治不了的直接送上级医院,至少能缩短一半的救治时间,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是我们打造30分钟急救圈的初衷。”滨州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主任杨玉龙说。
  据了解,目前滨州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共包含26家急救站(点)。新增乡镇急救点自从2023年3月投入运行以来,共出车49车次,救治病人35人,尤其让高危胸痛、车祸受伤、脑卒中等病患得到了及时救治。
  其中,阳信县人民医院温店分院作为全市率先投入运行的急救点,在制度建设和软硬件配备方面积极部署筹备,为辖区12万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急救和健康服务保障。
  惠民县院前急救体系则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核心,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已有2个急救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辖区乡镇地域位置、医疗服务能力等因素,遴选出石庙镇、桑落墅镇、淄角镇3个地处偏远、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纳入“120”急救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建成后的“2+3”区域急救体系,辐射人口数超10万。其中,惠民县石庙镇卫生院正式投入使用后,首次出诊即成功转送患者2名,其中重症患者1名。“现在全镇范围内接诊时间可以缩短到20分钟以内。”石庙镇卫生院院长李洪猛说。
  我市先后开展两轮救护车达标配置,超额完成国家和省确定的任务目标,更好地推进急救站点建设
  为更好地推进急救站点建设,去年以来,我市已先后开展两轮救护车达标配置,共配置救护车364辆,较2022年3月初增加了169辆,增幅92.9%(其中负压救护车132辆,较3月初增加了104辆,增幅611.8%),超额完成了国家和省确定的任务目标。
  除此之外,我市还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提高群众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3月16日下午,滨州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滨州实验学校西校区,开展了自救互救知识技能进学校活动,就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师生的急救能力和意识。
  2023年,滨州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将义务开展自救互救知识及技能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着力打造“滨州120教您学急救”服务品牌;依托中心和急救站医护人员,实施志愿服务项目,面向全社会普及急救知识及技能,年内计划社会急救培训人数不少于1万人,为加快健康滨州建设贡献120力量。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