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 康曌 通讯员白聪聪
惠民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调”上做加法、在“诉”上做减法,推动金融纠纷高效化解,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3年至今,惠民法院受理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金融案件64件,调解成功25件,调解成功率39.06%,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
调解前置“零距离”全力解纷暖民心
惠民法院积极拓宽金融纠纷化解渠道,与滨州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创新“委托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
“本以为会打几个月的官司,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当事人张某高兴地说。几年前,张某在上海某银行申请信用卡并消费使用。2020年受疫情影响,张某返回家乡惠民县,因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收入减少导致信用卡逾期。张某多次逾期后,银行将其诉至法院。
法官在了解基本案情后,认为该案符合委托调解工作机制适用条件,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该案委托给金调委进行调解。
考虑到原告一方在上海,距离较远,调解员决定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线上调解。经过调解员耐心沟通、积极协调,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从立案到出具司法确认书仅用时一天,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情法相融止纷争银企合作谋共赢
惠民法院“委托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坚持调解优先,不断提高调解效率、提升效能,为营造互利共赢的金融消费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9年7月份,惠民某物流公司为扩大经营向惠民某银行贷款400万元,贷款期至2022年7月。其间因疫情影响,物流停滞。物流公司经营不善,产生多次逾期记录,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银行将其诉至法院。
案件进入调解程序后,调解员在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还钱才是最终目的,希望双方互谅互让。现在物流已经恢复,企业开始盈利,还款也只是时间问题。”调解员耐心为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释法说理,促成双方和解,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建立调解新机制服务金融稳发展
惠民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延伸司法服务,推动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度融合。建立健全“1+1+N”调解模式,一类案件、一名专职法官对接多个调解员,极大地提高调解效率,保障消费者与金融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该法院实行“定期沟通”制度,安排专人对接,每月定期组织座谈,针对金融纠纷的化解难点、成功经验进行深入探讨,提高调解员解纷能力。积极推行“类案同调”,总结调解典型案例,为当事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提升案件调解效果,做到案结事了。
与此同时,惠民县法院探索建立金融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发布机制,针对批量案件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及风险点,向辖区金融机构定期发布并提出诉讼指导意见,促进其从源头对金融风险进行防控,切实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