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加快发展 争先进位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走在前开新局
——专访惠民县委书记王玮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董锋磊崔艳贞李红军通讯员李雅芹寇慧超赵鹏飞
  “孙子故里”是惠民县的历史文化名片,“中国绳网之都”是惠民县的经济产业名片。相较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惠民县在经济产业发展上,面临着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的现状。正如惠民县委书记王玮所讲,当前惠民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
  在“大干2023”之年,惠民县如何破局发展?如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本期“问策2023”为您解答。
  记者:惠民县在“大干2023”动员大会上提出,当前惠民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锚定的目标是“加快发展、争先进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走在前、开新局”。这个定位对于惠民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哪儿?
  王玮: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我们牢牢把握市委对惠民发展“四强”“四力齐发”工作要求,提出并实施“1357”工作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2022年,全县GDP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重要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县“大干2023”动员大会上,我们提出“加快发展、争先进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更有基础。从产业优势看,经过多年发展,惠民县的高端铝、装备制造、新型绳网、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积厚成势,特别是随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建设,给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从区位优势看,济滨高铁和商高高速、章庆高速、东吕高速以及滨淄大桥、乐安黄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在惠民实现了交汇,高铁穿境、高速绕城、国省道贯通的交通格局加速形成。从战略优势看,惠民既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交集之地,也是“滨沾博惠”同城化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惠民县加快发展的战略叠加效应逐步显现。
  同时,也要看到,“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同全省、全市其他县市区一样,我们还面临着保持较快增长、稳定工业运行、扩大有效投资、防范化解风险等多重压力,一些短板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较突出的短板有3个,第一就是发展质效还不够强,惠民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少数大企业支撑的现状还没有彻底改变;第二就是产业结构还不够优,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层次低,比如,铝产业还主要以原铝生产为主,装备制造产业还主要以铸造为主,绳网产业还主要以建筑用网为主;第三就是发展后劲还不够足,与先进县市区相比,惠民县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正是基于对以上县情和形势的认识和判断,2023年我们提出,要紧紧围绕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落实体系,深入践行县委“1357”推进体系,锚定品质之求、走好精明之路、落实担当之行,抓实抓牢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植、营商环境、园区提升、创新引领、民生改善、乡村振兴、外资外贸、要素保障10项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大干2023,确保全县GDP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努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走在前、开新局。
  记者:2023年元旦过后,宏灿汽车轻量化、亨通高端铝及铝合金电缆这两个落户惠民的大项目在全市率先开工,掀起了惠民新一年度项目建设的热潮。惠民行动这么早,可以说和市委提出“大干2023”不谋而合,当时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王玮:重大项目对于稳定经济基本盘至关重要。近年来,惠民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在产业发展上,围绕高端铝、新型绳网、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组建了八个产业发展专班;在工作统筹上,成立了老城区、新城区以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3大指挥部;在机制建设上,我们建立起“产业办对接项目、联商会评审项目、落地办推进项目”的招商工作体系,签约落地了一批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细算下来,2022年,我们共签约、立项项目34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7个,为工业总产值冲刺千亿元方阵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作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拼项目就是拼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开年以来,我们立足于“早”,坚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把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开到了项目建设现场。今年一季度,惠民县集中开工项目达到32个,总投资2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7个,世界或全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特别是在全市率先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0.5亿元的宏灿汽车轻量化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亨通高端铝及铝合金电缆等重大项目,迅速掀起了项目建设热潮,展现了“惠民速度”“惠民温度”“惠民力度”。这些项目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能够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将对全县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发挥“定盘星”的作用。
  下一步,围绕抓项目、拼经济,我们将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招引。全力推动高端铝、新型绳网、装备制造产业等七大产业延链补链,全年引进“四类500强”项目2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5个以上,实现到位市外资金110亿元以上,增幅10%以上。二是抓进度。抓好总投资210亿元的32个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抓好总投资506亿元的69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抓好总投资740亿元的124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真抓实干抢速度、赶进度、强调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是抓培植。加大力度实施好规上工业企业培植、税源企业培植等培育计划,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以上,新增工业技术改造项目80个以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加力提效工业经济,加快建设制造强县,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四是抓服务。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落实县级领导包保项目机制,做好要素保障,加强政策兑现,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做到“事不过夜”“马上就办”“有求必应”,进一步擦亮“滨周到·惠办事”服务品牌,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务实透明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记者:我们都知道,惠民县绳网产业优势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被誉为“中国绳网之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实施“十百千万”培育工程。那么,惠民准备如何发力,打造惠民绳网千亿级产业集群?
  王玮:绳网产业是惠民的优势产业,也是特色主导产业。惠民县的绳网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80%、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第1位,新型绳网产业作为全市唯一产业集群,同时入选了省十强“雁阵形”产业集群和省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评价前10名,2022年行业总产值实现240亿元,同比增长6.8%。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继续按照“企业培龙头、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的思路,推动绳网产业实现链条式、集群化发展。一是以更大力度优存量。深入落实《支持新型绳网产业发展12条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与大院大所的战略合作,抓好企业技改、上新,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二是以更新项目扩增量。聚焦原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制造“上游端”和体育健身、深海养殖、航空航天“下游端”,加快推动大通仓储物流产业园、江阴绳网设备制造、大通绳网二期、渔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速延链、补链、强链。三是以更实举措抓变量。加快推进总投资22.8亿元的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黄河先进技术研究院、绳网生产力促进中心、绳网大数据平台等创新平台能级提升,通过建立一批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推动绳网产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力争到“十四五”末,打造形成绳网千亿级产业集群。
  记者:在“大干2023”之年,惠民县提出了“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能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吗?
  王玮: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大干2023”,必须有完善的机制、过硬的作风。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落地,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我们创新提出实行每周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每月召开一次工作点评、每季度开展一次项目集中开工、每年举行一次现场观摩的“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让干事创业氛围更加火热,全力打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惠民场景。
  下一步,在抓好“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倡树“敢字当头、干字为先”的风气,在推动干部队伍“三专”方面下气力、求实效。一是更加专业。就是打造懂产业、懂政策、懂谈判的专业招商队伍。做到“懂产业”,把我县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弄清楚,脑子里装着数据库,心里记着招引图,按图索骥、挂图作战。做到“懂政策”,熟悉土地、财政、金融、科技等各类政策,抢抓政策机遇、用好政策红利,形成招商成果。做到“懂谈判”,尊重客商、读懂客商、适应客商,讲清我们的优势点,找到双方的结合点,用我们的专业专注赢得客商的信任信赖。二是更加专心。紧盯工作任务,领导干部带头干、一起干、具体干,责任部门主动担当抢着干,相关部门配合一起干,真正把工作干到完成、完好、完美。提高工作效率,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坚持“马上办、立即办、抓紧办”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项目上快签约、快落地、快建设,在工作上快推进、快落实、快见效。三是更加专注。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强烈的“比学赶超”意识,全力“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争位次”,跳起来摘桃子,既完成全年目标,又尽力多作贡献。突出结果导向,明确“干部关注工作、组织关注干部”的鲜明导向,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事项,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用事实、数据、业绩评价使用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荣誉、有舞台,全力营造“大干2023”的浓厚氛围,为推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作出惠民贡献。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