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共富模式”育沃土 村庄长出“摇钱树”
临池镇创新打造“共富农场”“共富工厂”“共富市场”,助力集体增收、群众共富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淑霞通讯员李裕如报道)近日,邹平市临池镇举行主题为“聚力共富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赛。全镇4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亮进度、晒成绩、讲做法、谈经验,共同观摩模范村实体强村项目,统筹谋划各自村庄的“摇钱树”如何培育。
  “借镇上开展‘五清攻坚’行动的东风,我们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将清理出的土地资源盘活,探索‘1+4’土地托管经营模式,让‘土疙瘩’变成了‘金疙瘩’,实现农业增效、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观摩中,高旺村党支部书记高敏高兴地说。
  2021年,高旺村“以地为媒”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更好地发挥合作社作用,今年以来,高旺村投资10万余元,购买喷灌机2台、拖拉机1台,以集体领办、土地托管、带地入社等方式,对整合后的272亩土地进行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管理,“共富农场”雏形初现。通过高效运行,已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累计提供临时岗位12个,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余元。
  在临池镇,像高旺村这样立足实体项目实现村庄新发展的典型还有很多。桥子村、小洞村、大房村结合区位优势及周边市场发展潜力,经多次会议讨论、市场调研、集体观摩后,瞄准艾草少虫害、成本低、易管理的特点,确立艾草种植项目,并成立艾草种植党建联盟。截至目前,艾草种植面积共计60余亩,收获后将与艾草深加工企业合作,制造精油、艾条等下游产品,形成以艾草种植为主的产业链,以“艾”为引,蹚出村集体增收新路子。
  与高旺村、大房村等围绕土地做文章不同的是,西台村、小黄埠村将目光聚焦在特色食品上。“村里土地少,文化、自然等方面的优势不足,怎么用好本地有限资源,实现村集体增收新突破?”在探索村集体增收道路上,小黄埠村与西台村的主职干部们都曾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在临池镇党委政府协调下,小黄埠村与西台村坚持“走出去看典型,引进来强自身”的发展思路,打破传统以土地流转带动村集体增收的模式,成功引进杂粮煎饼、鲜面条加工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小黄埠村手工石磨煎饼获评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台村的“喜泰”鲜面条不仅在周边村居广受好评,目前已广销省外。
  “擂台赛”上,一个个因地制宜、富有活力的实体强村典型,进一步拓宽了各位村支书的发展思路,也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村集体增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临池镇持续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健全党委书记靠上抓,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靠前抓的运行机制,“周周调度、月月通报”的奖惩机制,“聚力共富、乡村振兴”书记擂台赛的激励机制,典型经验推广、“实体强村”示范的标杆机制等多种方式,推进实体强村工作稳步进行,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起比学赶超的向上氛围。
  临池镇将围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大力实施“聚力共富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整合全镇资源,引导各村特别是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下的,全部纳入“共富农场”“共富工厂”“共富市场”等模式进行管理,切实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致力于打造一批像“艾(爱)在临池”艾草种植,“五谷丰登”杂粮煎饼、手工面条,“抱团发展”於陵物流园等在内的临池特色实体品牌。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实现集体增收、群众共富。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