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文旅之星”眼里的滨州故事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赵雷军
  这是滨州的英雄气——有人以鲜血染红“抗日沟”,有人在血泊里交上最后一次党费,有人的骨灰里发现28块弹片……
  这是滨州的大爱——有人拜陌生人为母,27年如一日尽孝;有人十几年间坚持做义工,死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这是你不知道的滨州——无棣古城形若卧地牤牛,俗称“卧牛城”;据1933年6月中共中央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博兴党的工作成绩突出”……
  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滨州文旅之星”讲解大赛上,全市7个县(市)区的22名选手在市博物馆讲述自己心中最美的滨州故事,推动我市“文化品质更好”,为“在知爱建”作出文旅贡献。
  仔细聆听这些讲解词,您会发现,有很多滨州故事并不为大家熟知。它们有的壮怀激烈,有的大爱无疆,有的是底蕴深沉,有的朝气蓬勃,值得我们咂摸、细想。
  红色滨州:血泊里上交最后一次党费
  在博兴县博物馆革命历史展厅,有一个76年前的钱包。
  钱包棕色的皮子已经磨损得斑驳不堪,四周磨烂的边角上血迹依稀可见。
  博兴县博物馆讲解员李晓嘉介绍,1945年5月中旬,博兴县地方抗日武装集结在陈户一带。5月21日,正逢陈户大集,赶集群众众多,却突遭5000余名日伪军合围袭击。又要反击,又要掩护赶集群众进行突围,博兴县地方抗日武装何其难也!
  在东寨村西南处,博兴县独立营政治协理员王竹川带领两个排,用两挺机枪、一门小炮作掩护,冲破了五道封锁线。当冲到官阎村时,2名机枪手牺牲,此时仅剩9名战士。当冲到耿家旋涡沟时,王竹川腿部、胸部连受重伤,战友王英才背着他跑了100多米。
  王竹川喊道:“赶紧把我放下!我的伤势很重,不能同你们突围了。”大家坚持要背他一起走。王竹川坚定地告诉王英才:“我代表营党委命令你,把机枪带出去,这是你的任务,要坚决完成。我掩护你,还能多杀死几个敌人。”说完,王竹川吃力地掏出钱包交给王英才,他说:“这里面有我的党证和两块银元,你冲出去以后,替我交上最后一次党费……”王英才只得带领队伍和王竹川挥泪告别。
  战友们离开后,只剩王竹川一人,他凭借几个坟头,一连击毙八、九个日伪军,直到自己的子弹打光。为了将匣枪留给战友们,他将匣枪拆开,埋在自己身下。当他徒手匍匐前进时,子弹再次击中他,王竹川壮烈牺牲。
  战后,王英才郑重地把王竹川被鲜血染红的党证和钱包里的两块银元交给上级。王竹川的钱包则一直被王英才珍藏,后来王英才将钱包捐献到博兴县文物部门。
  英雄牺牲在黎明前,何其悲壮。
  铁汉柔情:骨灰中发现28块弹片
  这是个难以置信的数字——从军72年,死后在其骨灰中发现28块弹片,大的如黄豆,小的如米粒,多数嵌在骨头上……
  带着数量如此多的弹片过日子,这位战士生前遭了多少罪啊!
  刘竹溪,这位渤海老战士,这个“铁打的英雄汉”,面对强敌不屈服,面对病痛更不服软。他战胜了日寇,战胜了伤残(二等甲级伤残),战胜了疾病(肝硬化两度报病危),耄耋之年又战胜了结肠癌、肺癌,活到90岁。
  刘竹溪,1938年入伍、入党时,他只有18岁。年轻时,他是个容貌俊秀的白面书生,战友们犯嘀咕:这样的小伙子能打仗吗?
  刘竹溪用百炼成钢、九死一生做出了回答。
  征战十几载,刘竹溪四度负伤。至今,一些滨州老人还能回忆起,当年刘竹溪在左臂创口大如鸡蛋、满袖子是血的情况下,亲手毙伤两个鬼子,其中一个是日军小队长。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时,刘竹溪在阵地上查看进攻路线时,被手榴弹炸伤,脸部右下颌骨和七颗牙齿被打掉,血肉和碎骨渣堵住了喉咙导致他不能说话,他就躺在担架上写纸条指挥。随后,因失血过多刘竹溪昏死过去。战士们紧急将他送至包扎所时,甚至连棺木都给他准备好了。
  两个月后,刘竹溪又带着重伤之体奔赴淮海战役前线。这时他只能靠喝稀饭汤水维持生命,且喝一半漏一半。直到1950年,做了矫正整形后,刘竹溪恢复了右侧的咀嚼功能,才能张口喝水。
  铁汉有柔情。
  生前,刘竹溪总挂念滨州,将自己的抚恤金全部捐赠给老家母校。他去世后,他的儿女还在继续捐资助学。在滨城区滨北街道北城英才学校,刘竹溪的儿女陆续捐建了“竹韧溪长电教室”和“竹韧溪长书屋”。2016年起,“竹韧溪长杏坛奖”设立,一年一届,奖励优秀教师。
  27年尽孝:烈士母亲有了终生依靠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有个人却拜陌生人为母,27年如一日尽孝。这个岁月写成的故事,就发生在沾化。
  1996年,沾化籍战士吴国良为营救76名被洪水围困的民工牺牲,年仅22岁。
  噩耗传来,吴国良年近六旬的母亲孟庆凤肝肠寸断,自此,家中只有她自己一人。孟庆凤还患有白内障和严重的皮肤病,身心的痛苦加上家庭的困难,使孟庆凤一病不起。
  正在武警上海总队副食品生产基地服役的战士史国栋得知吴国良的事迹,深受感动。当听说吴国良母亲的情况后,史国栋彻夜未眠:“吴国良为了人民群众,连生命都能献出去,我为什么不能给他的母亲当儿子呢?”
  因为没有孟庆凤的详细地址,史国栋一连寻找了好几天,后来在沾化人武部的帮助下,与千里外的孟妈妈取得了联系。他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认母”信,并随信附上50元现金。半个月后,史国栋收到了孟妈妈的回信:“国栋,收到你的来信,就像国良又回到了我身边,你叫国栋,我儿叫国良,只差一个字。孩子,我们有缘分啊……”
  自认下了义母之后,史国栋每月都给孟妈妈寄去几十元钱。当时他每月的津贴只有42元,因此平时他不敢乱花一分钱。每次遇到老乡请客,他都借故推托,每天他只吃最便宜的饭菜,以至不知情的战友背后都叫史国栋“老抠”。
  但当战友们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后,史国栋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大家。他们相约:从今以后,孟妈妈就是全班共同的母亲,大家一起侍奉老人直至百年。之后,一封封情真意切的“认母”信,连同80元“零花钱”飞往滨州……
  至今,史国栋和班里的6位战友都退役多年,他们都没忘记当初许下的诺言,仍然坚持每月给孟妈妈写信、寄钱寄物。
  做英雄不容易,替烈士尽孝同样不容易,能够27年如此深情,已经是一段传奇。
  上述故事只是22个解说员奉上故事的一部分。滨州大地上,还有伏生藏书,舍抛性命;仲淹御敌,保卫家国;刘徽算术,泰斗屹立;还有“收全球、卖世界”的“中国明清家具、木雕、石刻集散基地”水落坡故事;还有融合了齐文化、燕文化、河文化、海文化,“观一城则窥鲁北全貌”的无棣古城;还有刘胡兰式女英雄吴洪英,还有义务守护无名烈士30多年的老党员……
  通过这些故事,逐渐发现和触摸“滨州色彩、滨州味道、滨州温度”,更好地“在知爱建”,为“五度宜人”的滨州增光添彩。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