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杨芳
日前,在“第九届全国小学数学文化优质课大赛”中,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教师董新娜荣获一等奖。这个一等奖,全国仅36人获得。
董新娜为何能获如此大奖?原因就是其背后有学校的强势支撑——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是全国数学文化实验学校,该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滨州市小学优秀教研组;2021年4月,课题主持人、该校副校长李淑敏曾在全国本真教育研究第五届年会上作专题报告,介绍学校推进数学文化进校园的典型经验。
那么,董新娜是个怎样的教师?该校数学是怎么教的?
“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教龄八年女教师斩获全国现场说课大赛一等奖
董新娜,2015年参加工作,现任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五年级数学备课组长,承担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是阳信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在阳信县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曾获小学数学学科一等奖。
在教学中,董新娜坚持“生活即教育”,坚信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初步形成了“根植生活”的教学风格;在班级管理中,她以“一步一个脚印”的理念来鼓励孩子们脚踏实地,养成好习惯,善于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发掘学生更多的可能性。
“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这是董新娜的座右铭。她坚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拼尽全力做到最好,为此,她努力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断追求高超的课堂艺术。
今年,经层层选拔,董新娜作为滨州市推荐教师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小学数学文化优质课大赛。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她做足功课,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学内容背后的人文内涵和数学文化。比赛中,面对来自全国各地几百名选手的激烈竞争,面对国家级教学名师宋乃庆教授、美国德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等评委的权威评断,董新娜完美执教了《分数的由来》一课。凭借精巧的说课设计、精美的多媒体展示、从容大气的说课展示,董新娜获得专家评委的高度赞赏,最终摘得现场说课一等奖桂冠。
学校开展“青蓝工程”师徒带教、“四课”活动,促进教师队伍梯队式发展
所谓“独行快,众行远”,董新娜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学校重视青年教师成长的氛围和机制,尤其得益于学校的学科团队建设。
近年来,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小学数学教研进步显著。该校教研团队紧紧围绕县、市教学研究主题,紧跟省教科院小学数学研究的步伐,让“真落实”和“实研究”数学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
其间,该校聘请素养好、水平高、能力强、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深入开展“青蓝工程”师徒带教活动,全校教师队伍呈现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2020年11月,该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滨州市小学优秀教研组。
每学期,这个教研组都会开展“四课”活动,即新教师“过关课”、“高效课堂”探索课、“高效课堂”示范课、“高效课堂”精品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学校专门开设教学论坛,让每位听评课的教师对执教教师作出客观中肯的评价,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这种切磋“磨课”,极大地调动了全校教师的研学积极性,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学校入列“国字号”数学文化实验学校,典型经验在各级研讨会上分享
2023年,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关于数学文化实验学校设立和建设的办法》实验学校申报条件,在全国范围内推选出数学文化实验学校194所,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位列其中。
自2021年4月申报以来,该校全面推进数学文化进课堂,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深度体验,深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让数学文化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同时,学校聘请相关专家,开展数学文化实验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定期举行专题数学文化课堂研究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活动,以数学文化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文化自信。
目前,这一实践已取得累累硕果。除了在全国本真教育研究第五届年会上作专题报告介绍典型经验外,该校“走出去”的经验分享还有很多。如:2021年,该校数学组组长张玲玲在滨州市小学数学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当年4月,数学组骨干教师李敏在阳信县小学数学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
此外,这一实践推动下,该校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2023年5月,该校教学部主任宋春珍主持的课题《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宋春珍、张玲玲荣获阳信县第一批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称号;2022年8月,数学教师刘倩执教的《七巧板》在第八届小学数学文化优质课网络大赛中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