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沾化区黄升镇大姜村军浩家庭农场已完成收割的麦田里,该农场负责人姜学良正带领几名工人忙着播种玉米。
1982年出生的姜学良,1999年12月参军入伍,成为人民海军北海舰队某工程船大队的一名战士。在部队5年,他因工作突出,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三次获得部队嘉奖。2005年11月退役后结婚,与妻子到福建泉州市一服装厂从事管理工作,4年后回滨创业。当他看到因为太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家中留守老人无力种田造成很多土地荒芜时,便萌生了承包土地集中种植的想法,并得到父亲与妻子的支持。他们拿出在外务工和父亲的多年积蓄,按照当时每亩地400元的价格逐步流转村民耕地300亩。2014年3月13日注册“军浩”“君浩宇”两个商标,具备了合法的农业经营资格。
到2018年,姜学良土地经营面积达到850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面积15亩、流转土地835亩,于当年5月被认定为“省级家庭农场”。
谈起这些年的种田经历,姜学良感慨地说:“真是万事开头难呀。”原来,姜学良所流转的农田所处位置都是全镇浇地比较困难的地块。他千方百计借款购买了急需的几套灌溉设备和简易播种机。为了节约成本,姜学良只雇佣一名帮工,加上父亲,三人在各地块安装数台抽水设备,白天由父亲和雇工照看浇地情况,晚上就由他自己开着面包车,各个地块巡查浇地情况,十几天才能把地浇完。
说起这些年为农场的投入,姜学良说至少350万元了,他给笔者大体算了一下:4台大型农用拖拉机共计70万元,4台播种设备共计6万元,2台旋耕机共计5万元,1台还田机1.2万元,1台撒粪车5万元,2辆六轮农用车共计8万元,1台大型玉米脱粒机13万元,2台大型收割机共计30万元,3台节水型喷灌机共计10万元,8套柴油灌溉设备共计10万元,1架喷药无人机6万元,1台烘干机25万元。另外,还有可存粮1000吨的储存仓、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机械停放棚、占地5400平方米的硬化粮食晾晒场、100吨和20吨地磅设备及其他设备设施。
说起这些年收入,姜学良告诉笔者,根据年份不同有赔有赚也有持平,赚的时候多。目前还有几十万元的农业农村部门协调的低息贷款。最近,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表示,根据情况积极向上级争取退役军人创业贴息贷款,这样又将节约一部分利息款,可以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了。
姜学良指着1台大型烘干机说,这个设备投入了25万元,关键时候能发挥大作用。2022年6月,姜学良投资购买了大型烘干机,在当年秋天连续降雨的情况下,按照每次6万斤的标准,烘干4次共计24万斤,以时间换空间,使后期收获的玉米也卖了好价钱,这也使2022年成为他流转土地十几年来收益最好的一年。当年小麦亩产超1100斤,由于是优质麦,每斤卖到了1.6元,玉米亩产超过1000斤,价格平均每斤1.3元,这850亩耕地除去当年各种投入成本,净获利达120余万元,姜学良彻底打了一个“农业生产翻身仗”。
近年来,姜学良创办家庭农场,为当地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使荒芜闲置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避免了土地资源浪费;二是使无力耕种的农户获得一定收入;三是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四是每年投入10万余元,向养殖大户购买土杂肥,减轻了养殖业牲畜粪便带来的可能性水土污染,还增加了农田肥力。此外,姜学良在做好自己农场耕种的同时,经常使用自己的机械,为周边农户在耕耘、播种、灌溉、打药等方面提供帮助,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谈到下一步发展计划,姜学良说:“现在,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粮食生产,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我将进一步把流转的850亩耕地精耕细作,多用土杂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