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清朝蒲台名医王洵
郑书翰
  新中国成立前的蒲台县城北关有一吕祖庙,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不仅供奉吕祖神像,还在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了药方。庙里的道士粗通医学,许多病患祈签上香之际,道士询问其病症并按病索方,找到对应的药方抄给祈签之人,很多时候药到病除,百姓都感激这庙里的神明灵验。其实,这些药方全是出自清朝蒲台名医王洵之手。
  王洵,生卒年难考,笔者能搜集到的史料中未见为其专门立传者,但他在蒲台一带的口碑与地方文史资料确有陈迹可寻。王洵生活在清朝咸丰年间(一说生于清乾隆年间),生于蒲台城西门外金卜庄(今在滨城区),喜种腊梅,并以此寄志,遂自号梅村翁,人们也都亲切地称呼他梅先生或梅村先生。王洵精于岐黄之术,不求功名显达,志在悬壶乡里,为人除病蠲疾。
  据史料,他临证时识证用药之精准,令人惊叹“艺高人胆大”。某日,蒲城东街一患求诊,腹胀如鼓,大便难下,疼痛难忍。王洵辨为内有积滞,且为里寒冷积型便秘,遂开具大剂量的巴豆等药物,分次服用后立愈。巴豆药性辛热,有大毒,即使在今天也多是制霜使用,或轻量服用。再如,蒲台金卜村一患者黄瘦、腹肿已多日。王洵诊后,断为虫积作祟,开具使君子、川楝子等驱虫药物。此患者稍懂药性,知道药物的毒性,不敢按量服用,遂自行减半,岂料药后病症并未缓解,又请王洵诊治。王洵直接点明患者没有按照剂量用药,并说药量不足,腹内蛔虫半死,上下翻腾,有钻入胆道之危险,必须立即按原方抓药再服。此患遵嘱用药后立瘥。
  王洵看病不拘古方,不泥成法,取效总在圆机活法的灵巧之中。某次,一位婆婆带着怀孕的儿媳来诊,孕妇谓“腹中坠痛甚重”。王洵询问乃知其在做饭时踮脚取物闪扑所致。王洵思忖后,将一把黑豆撒在地上令孕妇逐一捡起,陪诊的婆婆甚不理解也心疼儿媳,遂想帮忙,王洵不许。待孕妇把豆子一一捡起,王洵再问“腹痛如何”,孕妇惊喜告知已经好多了,婆媳二人带着王洵又开的两剂保胎药高兴地回家了。孕妇不可贸然用药,但是又需要流通气血以疏解疼痛,适当活动确是此时恰当的治疗手段。
  再如,蒲城南关的宋平,因胸痛多日不解而来求诊。王洵诊后未开汤药,让其回家等候,又过了两个月,患者的胸痛症状不减反增。宋平久仰王洵医名,反复思索先生为何不给开汤药,是不是几次登门都是空手而去显得不够尊重?所以,他买了点心,再次登门求诊。王洵见了笑道:带来礼物,今天照样不开药。宋平不解又着急,恳请王洵救救自己。王洵解释说:宋平得的是肺坏疽,只得待肺疽成熟把脓血吐出后,再服药慢慢调理。王洵让宋平把点心带给宋母吃,并嘱咐他十多天后让家人用小车推来。宋平更迷糊了,自己又不是得了腿脚的疾病,为什么用小车推着来?十日后,宋平还是在弟弟陪同下来到王洵家。王洵让宋平趴在床上,对他后背猛击一掌。宋平痛得大喊,接着咳嗽起来,吐出许多腥臭脓血,剧烈的疼痛使得宋平不能久立,这才知道推来小车是为了把自己推回去。王洵又给宋平开了几剂中药回家服用,一月后诸症俱解。
  再如,在蒲台县城附近靠打短工度日的王小五连续几天发烧不退,且头疼明显,求诊于王洵。王洵让王小五快步跑回家,他随后前去治病。王小五立即就往家跑,进家门时已是气喘吁吁,跑出了一身的汗。这时,王洵带着两副中药,骑着毛驴赶到了。王洵解释道:王小五得的并非大病,只是风寒入里的重感冒,汗出不透就发起烧来,出了这一身汗,再服下这两副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王小五的娘见大名鼎鼎的王洵先生亲自上门治病,又不收钱,连声道谢。
  王洵能够得到百姓的尊重与江湖地位,更在于他精湛业务能力之外不媚强权的风骨。当时,蒲台县盐课司衙门大人陈某某妻子生病,群医束手。陈某某闻得王洵医名与医术,遂派了自己的轿夫抬轿去请。王洵因为不满陈某某终日作威作福的样子,以有事为由继续在家中为百姓诊病。
  陈某某见请不动王洵,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他的管家说:守门的卜小三是王洵的庄乡,不如让他去请。陈某某立即叫来卜小三,说若请不来王先生,就不要在这里吃饭了。卜小三无奈,只得跑去恳求王洵。王洵犹豫之后,还是跟着卜小三去盐司衙门出诊。陈某某见终于请来了王洵,便吩咐设宴。王洵则说看病要紧,望闻问切一番后,说陈妻得的是肝脾虚脱证,虚证不可骤补,且用小医数剂,应当有效。
  陈某某听后大喜过望,又是设宴又是赠银。王洵拒绝了,随即告辞,车轿酒饭俱不接受。陈妻用药三剂后果然病情大有好转,王洵又看诊了几次,病至痊愈。陈某某虽然有官员的骄横之性,但对于可以救命的医生还是十分尊重的,更愿意结交这位关键时候可以保全自己性命的人,所以一定要向王洵表达感激之情。王洵见情不可却,就问家中用盐咸中有苦,可否给上好食盐若干。此后,陈某某每月给王洵上好食盐一麻袋,王洵便将这些精选好盐分给乡亲们。有些穷苦的乡亲将这些精选好盐拿到市场上贩卖,被差官抓到便问哪里得来,答曰王洵先生所赠,便不再追查了。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