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田中岳通讯员张鹏报道)近年来,滨城区北镇街道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全过程党建”思维,锚定党建工作质量和群众生活水平“双提升”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全局统筹,聚焦使命担当,深化“五治融合”,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政治”引领,夯实基层治理“主心骨”
筑牢“红色阵地”。北镇街道倾心打造“红立方·聚北镇”党建工作品牌,通过“红领先锋、立体服务、方心赋能”全面抓实“全过程党建”工作。高标准打造97个网格党群服务站、2个精品市场党群服务中心,着力强组织、搭平台、聚合力、破难题。
深耕“红色网格”。该街道建立完善“1322”党员联户制度,通过走访摸排,建立居住地党员、常住居民、特殊群体3个信息库,构建形成“以党员中心户联系31652名居民”的大网络。探索“三创三引”“双诺四评”等特色工作机制,开创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建设“红色家园”。该街道深化“支部建在小区上”红色家园建设模式,同23个物业党支部签订党建联建协议。通过“1347”红色物业工作方法,做实小区党员阵地、做精民生服务、做细基层治理,在辖区119个居民小区内打造“红色物业”治理共同体,进一步规范物管行为、落实物管服务、化解居民诉求。
做好“法治”保障,锻造基层治理“金钟罩”
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北镇街道开设法律服务室,广泛开展“法律进社区、村居”活动,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为抓手,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搭建法律顾问工作平台,以案释法、以法促治,满足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将法律服务延伸至最基层。
打造法治文化长廊。该街道合理设置居民聊天室、法治大讲堂、书画室等民主阵地,定期开展普法教育,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玉龙湖社区通过创建“法治玉龙”工作体系,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法治玉龙”工作品牌也通过司法部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典型案例”审核。
抓实“自治”强基,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探索“一会五员”睦邻协商模式。北镇街道依托网格优势,为辖区群众搭建起沟通交流、反映诉求的平台,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居民意见,将零散反馈的共同需求凝聚成社会共识,精准高效反馈并解决,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组建骨干自治队伍。该街道成立“民情工作室”“大爷大妈团”“和事佬”调解队,搭建“叨叨广场”“拉呱粘”等议事场所,吸纳“好邻居”“好青年”“好社工”等多方力量融聚,释放基层“末梢能量”。
丰富创新服务载体。该街道选配千余名红色楼道长,通过“居民点单、邻里接单、多方派单”方式,让居民参与到自治中来。常态化开展“百姓夜话”活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制订社区“微治理”方案,列出“微项目”清单,开展“微心愿”圆梦活动,推动居民自治持续高效运行。截至目前,该街道在各小区、村居设立睦邻点97处、议事中心12处,成立先锋服务队119支,有效解决各类邻里纠纷1984件。
注重“德治”教化,倡树基层治理“新风尚”
深化“积分制”管理工作。北镇街道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用文明“分值”提升文明“价值”,以家风转变带动乡风改善,让时代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深挖“好人故事”树立榜样。该街道广泛开展“北镇好人”“滨州好人”等评选活动,着力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大方面挖掘身边“好人”,累计评选“好公婆”30人、“好儿媳”18人,有24人入选“四德榜”名单,其中今年评选的“救火英雄”巩宜远、“好媳妇”姜华文先后被评为“山东好人”。
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该街道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文明北镇”专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之花在北镇街道遍地开放。
强化“智治”赋能,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建成“全科大网格”治理中心。北镇街道构建形成了“联网联动联心、共建共治共享”及“12465”智慧网格,将网格融会贯通到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推动基层治理大小事不出“网”。打造社会治理指挥云平台,涵盖党建、民生服务、安全监管、城市管理、综治维稳、智慧医疗等全科服务,实现信息全掌握、管理无缝隙、服务无遗漏、问题早解决。
截至目前,北镇街道全科网格App提报、处理事件万余件,完结率100%。
北镇街道将聚力深化“五治融合”,让基层社会治理底座更牢、民生底色更亮、幸福底盘更实,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