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中风腿脚不便的80岁老人张殿卿颤颤巍巍地给高起义和面馆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人好面又好高起义和面”。
说起赠送锦旗的初衷,张殿卿老人激动地说:“我每天早晨来这里吃面条,不管多忙,高起都是把我搀着迎进来;等我吃完了,再搀着我,把我送到门外的电动推车上。快两年了,天天都是如此。为了照顾我腿脚不便,每天到了我来吃面的时间点,高起都把紧靠大门口的饭桌给我留出来。他的面好,人品更好。”
高起作为老北镇义和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三代传承人,从13岁就跟着父亲做义和面,如今做义和面已经33年了。每天凌晨3点,高起就到店里开始忙活一天的生意。他和面、醒面需要一个多小时,再压出面胚、擀出面条;他的老伴则在一旁熬大骨头汤、捣蒜泥,将胡萝卜、咸菜、香菜切成碎末,一直忙活到五点左右,就可以迎接陆续前来吃面的顾客了。
从接手做义和面的那天起,他就谨记父亲高家珍的教诲:只有用真材实料,严格每个工序环节,一丝不苟,才能做出一碗好面。和面用的水,一年四季都需要自然水温。到了冬季,双手握拳揉压着拔凉的自来水和成的面团,高起的双手就会微微变形,骨节膨大。即使这样,高起依然坚持用拳头揉压和面。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机械取代人工揉面呢?高起解释道,手工和面、擀面是义和面的精髓,如果使用机械,水和面就不能充分融合,做出的面条就缺少嚼劲。擀压面条要5遍,多了少了,爽滑的口感就会大打折扣。
现在,很多面馆做好了面,需要客人自己端面条、拿餐具。但来到高起义和面馆,客人只需点好面条落座,不一会儿高起就将面条端到客人面前。在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店里,高起每天要走将近3万步。高起说:“客人端面条,热汤热水的容易烫着。来这里吃饭的,绝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庄乡邻里,给每名客人端到跟前,拉拉拉家常,也让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