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坚持创新思维 拓展工作局面
常增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思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创新思维,是人们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探索事物本质,获得新知识,拓展新领域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过硬、能吃苦、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我们各级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自觉培养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创新思维要树立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工作的基本哲学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梳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住创新的出发点,善于敏锐地洞察新时代的形势特点和任务要求,不回避矛盾,勇敢地去解决矛盾;善于以统揽全局的大局观进行分析判断,把握工作大势,主动发现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深入分析、研究现实问题,不断提出新思路、研究新办法、增强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思维要重塑思维习惯。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系统深刻的创新思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创新思维方法的光辉典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注重经常把各种改进业务的构想记录下来,以激发创新的灵感,同时将一些较为成熟的构想应用在工作上。要用求异思维去观察和思考事物,关注客观事物的差异性与特殊性。要用反向思维打破前辈或自己长久形成的、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要用发散思维看待问题,进行联想思考,从而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用整合思维把对事物各个侧面、部分和属性的认识统一为一个整体,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跳出思维惯性,避免钻“牛角尖”,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时刻以开放的心态,尽量多地增加思维的向度和视角,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除了看到现有的解决方式以外,想想还有没有别的解决方式,从而发现事物的新内容或者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进一步打开工作思路。
  坚持创新思维要尊重客观实际。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越重大、越复杂,就越需要打破常规、闯出新路,就越需要创新思维。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必须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要听汇报、到实地掌握一手资料,而且要真正了解问题的症结和发展演变过程,搞清楚群众的真实诉求和心愿,使我们的创新思维具备厚实的基础;必须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努力解决发展难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工作相结合,善用创新思维,找到切实可行的落实路径和方案,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
  坚持创新思维要勇于担当作为。担当精神是思想创新的前提;创新思维是担当作为的具体体现。要有创新的危机感,时刻保持对“本领恐慌”的警惕,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特别是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知识储备,挖掘创新潜能,夯实创新底盘。要有创新的责任感,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只有勇于负责、履职尽责,才能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创新中找到出路。要有创新的使命感,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创新,思维方法、思维水平决定着工作的质量与水平,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居安思危,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以创新思维提升工作境界,以创新思维拓展工作局面,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作者为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现任滨州市统计局二级巡视员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