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村居道路上干干净净,不见散落的垃圾,更没有卫生死角;各家各户门前整整洁洁,没有杂物堆积;村内配备了足量的带盖垃圾桶、保洁车辆等保洁辅助工具,村居保洁员每天都会按时在村内清扫保洁,村居建立起完善的日常保洁机制……这样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正是目前我市各个农村面貌的一个缩影,也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以来给村居带来的显著改变。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提升农民幸福感、满意度的同时,更擦亮了乡村振兴底色。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抓好基础设施完善。我市严格为全市各村居配足垃圾桶(箱),配齐清运车辆,完善转运站配套,加快中转站升级改造和建设。今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15亿元,3057个行政村共配备垃圾桶(箱)15万余个,各类环卫车辆646台,转运站91个,垃圾处理厂6座,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亭936处,村镇环卫基础设施配备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要强化精细管理。我市进一步提高村镇环卫作业标准,提高覆盖程度,清理乱堆乱放垃圾死角,拓展和延伸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覆盖面,加强陆域管护;不断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做好设施日常维修、保养、更换,保障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可持续、常态化运转。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推广分类模式。为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市在农村推广“撤桶并点+上门收集+集中清运”模式,将村庄内原本分散布局的垃圾桶集中设置到专门的垃圾分类房(亭),实现“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房(亭)集中分类投放+收运车辆定点分类运输”的全过程无疏漏管理。截至目前,已在全市1841个村试点推广,邹平市已基本实现全域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