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一键”大提速 解开群众烦心事
  (上接第一版)
  工作效率“大提速”
  原有模式下,事故当事人焦急地在现场等,事故处置民警处理完一个还有一个,无奈分身乏术。
  滨城区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赵建波深有感触。他说,依照传统出警方式,民警现场处置警情,平均处置一起警情用时约30分钟,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路上,遇到恶劣天气、上下班高峰时段到警时间会更长。
  他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滨城区交警大队辖区总面积697.49平方千米,平均每日事故警情约50起,相距最远的事故现场往返一次约60公里,需要1小时左右时间,民警每天有10小时以上的时间都在警车上,行驶路程超过300公里。
  推行视频快处后,视频快处中心分担了一定量的轻微事故业务,滨城区交警大队辖区平均每日接警量降至30起左右,事故科民警日均少跑200多公里,在车时间缩短至5小时。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事故处置需要,并不是所有轻微道路交通故事都适合视频快处。刘飞介绍,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人有证、车有牌、车能动、有保险”的轻微事故,当事人手机安装有“交管12123”App最新版本且支持视频通话功能的,就可以视频报警。但是机动车无号牌,未年审,未购买机动车强制险等12种情况下,是不能进行视频快处的,需要事故科民警现场处置。
  传统警务插上“科技翅膀”
  交通事故快处的秘诀,在于滨州公安机关内部部门协作、数据打通、机制重塑、流程再造。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与交警支队协调联动,开通122接处警平台账号,优化派警、处警、反馈、退办等各流程环节,形成交通事故警情处置闭环。如遇一线民警到达现场后,无法根据事故形态判定事故责任,后台事故处理民警可通过电脑端可视化执法视频调度平台,在线调取事故视频,并推送到有需求的民警移动终端,方便现场处置掌握事故发生过程。
  这些不断进化、完善的信息化手段,成为“线上出警”、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的数据支撑力。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王宏刚说,近年来,滨州公安从市民出行感受和快速处置需求出发,想尽办法提升事故快处工作效率,减少群众等待时间,实现了从1.0版的“掌上交警一点通”,到2.0版的“微e赔”,再到3.0版的“交管12123视频快处”自我蜕变革新,成为滨州公安将数据赋能融入公安实战的生动实践,推动基层交管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