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新农人”马帅:
返乡“深耕” 助力乡村振兴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李蓓蓓
  近年来,回乡“种地”成了年轻人实现人生梦想、展现自我价值的新选择。邹平市明集镇出现了返乡种地的新热潮,全镇298名职业农民队伍呈现了“年龄结构年轻化、知识水平提升化、种植思路创新化”的趋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在这支农民队伍中,明集镇颜集村马帅就是比较有成就的一位。
  子承父业,回乡做职业农民
  “小时候,我就喜欢跟着父亲穿梭在农田间。每当看到春种秋收、硕果累累,就对土地充满了热爱和感激之情。”马帅说。家乡的这片农田,留下了马帅儿时的足迹,也承载了他田园耕作的梦想。2020年,35岁的马帅辞去了县城中学老师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从父亲马林玉的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当起了职业农民,成为镇上最年轻的“种粮大户”。
  从小对农事就耳濡目染,加上父亲的悉心指导,马帅的“工作”得心应手。他说:“种地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来说,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但是,我既然选择把种地作为一份职业,就要认真考虑如何把地种好。”马帅多次参加镇上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并先后到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学习,掌握了科学的农田管理技能、引进了新技术新品种、感受到了智慧农业的发展,马帅种地的思路不断拓宽,并尝试把这些技术应用到粮食种植中。
  回乡3年来,马帅父子的种植规模从100亩扩大到500多亩,并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防治技术,将农田机械化程度从80%提高到99%,今年秋收粮食亩产量达到900公斤,远远高于其他大户的农田产量。马帅还被其他种粮大户请去做指导,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创新思路,尝试发展特色农业
  与父亲马林玉单纯追求高产理念不同,马帅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利润空间。
  嗅到了高端农产品巨大的市场价值,从去年开始,马帅开始尝试往特色农业上发展,将自家流转的土地全部用来种植功能营养小麦。马帅拿出装在玻璃瓶内的紫色小麦介绍,“这种小麦叫‘紫优5号’,因富含丰富的花青素、硒等营养物质,如今很受消费者青睐,有很大的市场。”马帅介绍,紫麦相较于普通小麦,价格高出很多,市场价能卖到2元一斤。
  为进一步增加利润,马帅积极探索紫麦系列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委托第三方加工紫麦面粉、面条、点心,并注册了“明紫坊”品牌,进行礼盒销售。马帅算过一笔账,目前采用“买二赠一”的销售方式,每斤面粉售价8元,按照每亩地产出900斤面粉计算,可收入7200元,去除面粉加工、包装等费用,利润为3600元,和卖原麦收入相比,效益更加明显。
  如今,在马帅的明紫坊专卖店,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去购买,在中秋国庆期间,紫麦面粉甚至卖断了货。
  变身秘书长,践行新农人社会责任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带着这份新农人的责任感,马帅在现代农业领域精耕细作。
  2020年,马帅成立了飞防植保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带领团队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技能攻关。他在原来的技术参数的基础上,着手实验减小喷洒的宽幅,同时将亩喷洒用量由原来的1升增加至1.5升,以此来提升飞防效果。经过反复实验、论证,这一技术确实有效可行,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2021年,明集镇成立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马帅被推选为联合社秘书长,他率先将自家合作社以成员的身份加入联合社,为全镇大户提供耕种管收全过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当年5月,小麦条锈病多地发生,当时正值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马帅冲到农田一线开展飞防作业,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全镇6.1万亩小麦无一处感染。
  2023年以来,马帅承接了全镇的飞防植保作业,以低价,甚至半公益性地为农户提供服务200余次,高质量完成了病虫害防治工作,仅小麦“一喷三防”一项就节省了1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粮食丰产丰收,推动了全镇农业节本增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