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范仲淹“划粥断齑”的“粥”是什么粥
高宪圣
  2023年是北宋名相范仲淹诞辰1034年,范仲淹“窖金捐僧”“礼参父老”“靖边报国”等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尤其是在醴泉寺南长白山石洞里“划粥断齑”苦读的故事,一直作为励志故事,世代流传,激励后人。
  公元1008年,弱冠之年的范仲淹进入醴泉寺读书。苦读3年后,公元1011年,23岁的范仲淹告别母亲,到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求学,终成大器。
  醴泉寺四面环山,环境幽雅,是一处安心读书的理想之地。寺庙住持慧通学问精深,向范仲淹传授学问,生活上也处处周济他。范仲淹为了安静地读书,以更好的状态消化学习内容,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居住,将煮好的粥冷却凝固后划个十字分成四块,用碗盛好,就着切断切碎的咸菜,每顿吃一两块充饥,留下了“划粥断齑”的故事。
  当年范仲淹划的粥,到底是用哪种作物做成的?营养价值如何?这样的生活标准算不算“苦读”?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查阅资料力图还原范仲淹当年的读书生活场景。
  “划粥断齑”的出处成语“划粥断齑”出自宋朝魏泰的故事随笔集《东轩笔录》:“(范仲淹)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如此者三年”,以此形容贫苦力学,颂勉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故事。魏泰,湖北襄阳人,出身世族,其姐魏玩是北宋著名词人。魏玩的丈夫曾布,是曾巩的弟弟,官至宰相。魏泰因有案底在身无法入仕,但结交的友人多是官场中人,又是曾布的妻弟,因而对于北宋官场很熟悉,就连许多隐秘的潜规则、暗箱操作都了解甚详并述之笔端。他在《东轩笔录》里关于范仲淹的记载应是可信的。
  宋朝彭乘所著的《墨客挥犀》对范仲淹事迹也有较为翔实的记载。彭乘,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历太宗、真宗、仁宗三朝,27岁进士及第。天圣七年(1029年),彭乘上奏恳求就近任职,赡养双亲。在时任户部郎中范仲淹的大力举荐下,宋仁宗嘉许其请求,让其出任普州(今四川资阳)知州。范仲淹在《举彭乘自代状》里这样说:“京西提点刑狱、尚书祠部员外郎、充集贤校理彭乘博学不倦,孤立无徒,馆殿之中,独为淹久,今举自代。”字里行间,可见范仲淹对彭乘极为赏识,私交甚厚。
  彭乘在《墨客挥犀》中引用《东轩笔录》的相关内容,这样描述范仲淹这段求学经历:“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这就是范仲淹“划粥断齑”典故的由来。当时记载宣扬这一故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炼典型、倡树学风,励志青年刻苦读书。
  熬粥用的什么锅
  上海嘉定博物馆展有一件“宋代铁锅”,是1978年在嘉定出土的。铁器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出现,但大量使用并走进百姓生活却是宋代才开始的。范仲淹就生长在这个时代。他熬粥用的应是这种铁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长白山一带铁匠善作铁锅,制作手艺代代相传,现在已成品牌。
  当时铁锅应是在醴泉寺僧舍里放着的。晚上,僧人用完斋,锅闲下来了,范仲淹这才在僧舍里熬粥,第二天一大早,把冷却的粥放到一个大碗里,划为四块,带到读书洞,饿了的时候就吃上一两块。
  熬粥用的什么米范仲淹吃的粥是用什么作物做成的?
  据《宋代经济史》作者漆侠推算,宋代垦田面积可达7.2亿亩,北方主要作物为麦、稻、粟。小麦亩产约178市斤,粟因在山坡旱田种植,产量低,极端干旱年份甚至颗粒无收。
  彭乘所说“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此处的“粟米”当指小米。小米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小米粥除能填饱肚子,还具有防止反胃、呕吐功效。由此看来,范仲淹在石洞里食用小米粥的做法,对身体脾胃的保养和良好精神状态的保持,是有好处的。
  宋人吃饭与今日差异不大,都是以饭为主食,配合各种菜肴,饭菜分开,讲究一点的家庭会做些肉食。米粥相对来说较为廉价,赈济饥民时是首选。若以其为唯一食物,确实艰苦。范仲淹划粥断齑,一天的吃饭问题就用这个打发了,如此看来,其读书生涯是够清苦的。
  范仲淹苦读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后人。山坡地上种小米的传统也在当地延续。那黄澄澄、香喷喷的小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长山人。后人们在小米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在“忧乐精神”的指引下建功立业。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