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无棣出土的两件滨博“镇馆之宝”
刘玉文

天保五年造像

天保九年造像
  1982年,无棣县水湾镇于何庵村村民在村东南坑塘边取土时,于距地表深约60厘米处发现七尊汉白玉石造像,有纪年的四尊:“大齐天保五年”“天保八年”“大齐天保九年”“大齐天统三年”,经鉴定为南北朝北齐(550年-577年)时期的文物。
  这是一批窖藏造像,可能与周武帝宇文邕下令灭佛有关。公元577年,周武帝灭北齐,继续推行灭佛政策,此时原北齐境内的大量佛像被毁,无棣境内佛像也难于幸免。当时的信徒应是怕造像被毁,偷偷埋入地下隐藏,想不到1400余年之后又重见天日。
  这批文物中“大齐天保五年”“大齐天保九年”两件一佛二菩萨屏式造像,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一件还曾出国展出,现存于滨州市博物馆。
  北齐,上承东魏下启北周,最高统治者渤海高氏为鲜卑化的汉人。此一时期的佛雕艺术独居一格,是继北魏之后,把时代风貌、地区特色、艺术风格交织在一起,吸取众长、融合多元元素,孕育出新一代颇具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形成佛教造像一个新的高峰期。无棣出土的这两件造像,属背屏式一佛二胁持菩萨三尊组合模式,采用高浮雕和阴线刻相结合的雕刻手法,主次分明,线条流畅。这两件造像是北朝时期比较优秀的艺术作品,历千余年沧桑,成为滨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天保五年造像
  天保五年(554年)一佛二菩萨屏式造像,为国家一级文物,北齐天保五年造,1982年无棣县水湾乡于何庵村出土。汉白玉石质,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三尊像共用一舟形背屏,通高110厘米、宽57厘米。
  主佛高56厘米,高肉髻,面相丰腴,恬静微笑,披圆领袈裟,袖口飘逸垂落,右手手指向上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左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外施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两侧各雕胁侍菩萨一尊,均高47厘米,头戴宝冠,宝缯垂肩,面相丰润,袒胸披帛,下系长裙,披巾在腹部作结,头后浮雕圆形背光,手持莲蕾,跣足侍立于仰莲台上。
  佛像后倚舟形大背光,大背光顶部雕一座方形单层阿育王宝塔,塔身两侧各雕一翔龙托塔。塔下雕一小化佛(阿弥陀佛),结跏趺坐施禅定印。塔两侧各雕飞天三身,裸上身,披帛,下着长裙,折腰弯腿呈L形,长裙裹足,双手合十,凌空飞舞,裙裾随帔帛飘扬,轻盈端丽,姿态优美。
  飞天是天龙八部中的护法神之一,梵文名“乾达婆”,汉译“香音神”。造像底座为长方形,
  长52厘米、宽18厘米、高19厘米,正前面刻一置于莲座之上的博山炉,炉后两侧各踞护法狮子一尊,昂首挺立,长尾高翘,气势威武。
  座后、左、右三面刻铭文共258字,背面愿文为:“大齐天保五年岁次甲戌,冬十月甲寅朔廿日,主维那张洪庆、维那张蒲昌三十五人,玉石像一躯,上为皇帝陛下、州郡令长,有为七世父母、居家眷属,愿愿从心,所求如是。”(供养人名略)
  天保九年造像
  天保九年一佛二菩萨屏式造像为国家一级文物,北齐天保九年(558年)造,1982年无棣县水湾乡于何庵村出土。汉白玉质,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三尊像共用一个舟形背屏,通高120厘米、宽56厘米,主佛高59厘米,高肉髻,面相丰圆,细眉直鼻,双目微合,慈祥端庄,袒胸,内着僧祇支(覆肩衣),胸前打一小结,外披褒衣博带式对襟式袈裟,袖口自然垂落。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自然下垂施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两侧各雕胁侍菩萨一尊,高37厘米,头戴花冠,宝缯垂肩,袒胸,下着贴身裙裳,褶纹流畅,跣足立于仰莲台上。左右仰莲台与主尊覆莲宝座相连,形成主干、分枝关系。
  三尊像背倚舟形背光,背光顶部雕方形阿育王宝塔,塔两侧雕有飞龙,龙尾托塔。塔下两侧对称雕飞天三身,披帛裸上身,下系长裙,长裙裹腿,露足,呈L形,一臂斜举,手持桃形物(供果或是摩尼宝珠),衣带飞扬,飘然轻逸,形态优美。
  莲台与长方形底座相连,底座长52厘米、宽18厘米、高19厘米。底座正面正中雕一博山炉,炉两边各雕护法狮子一尊,尾巴上翘,体态生动,雄壮威严。座后及左右皆有铭刻文字,右面刻发愿文为:“大齐天保九年,太岁在寅,九月辛卯朔,廿九日,大像主阳显姜天(夫)故人张侯苌广太守,居家眷属,诸邑义廿七人等,敬造白玉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有为群聪百官、士境人民,下为边地众生,皆使离苦得乐,愿愿从心。”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