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探析
丁逸群刘建玲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滨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目前,滨州市共建成2个国家级、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聚焦主导产业优势,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引领、推动、带动作用。滨州市立足本地生产优势,以现代农业要素集聚为导向,打造形成了包括滨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质小麦、无抗生猪)、阳信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肉牛),惠民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花木)、沾化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冬枣)、邹平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玉米)、博兴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水产、粮食)、无棣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枣、芝麻)等在内的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提升品牌价值。无棣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鲁誉”“博利”“丰香园”等香油品牌和“枣星”“华硕”等枣制品品牌,拥有千年唐枣树、万亩冬枣园和芝麻生态观光园,获评“全国农产品出口金丝小枣标准化示范区”“冬枣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称号。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滨州各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断完善生产设施,壮大新型经营主体。2022年,滨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总产值147.9亿元,主导产业产值13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19.1%,比产业园获批创建前的2018年分别增长103.9%、109.5%。
  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互促共进
  滨州市各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产业融合方式、产业融合主体和产业融合渠道积极探索,加速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加快产品由单一的副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加工、贸易、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突出加工、物流和配送环节,挖掘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以及文化价值,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一体化产业经营。
  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深度融合。打造专业的主导产业产品电商交易平台,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开销售市场。滨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了包含高端育种、良种繁育、订单种植、仓储物流、小麦初加工、深加工、食品加工、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生猪养殖、休闲农业及餐饮商超服务十大板块的小麦绿色循环全产业链。这是目前国内最长、联接最紧密的麦业高质量发展链条,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与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道路。
  聚焦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增收富民之路
  滨州市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实现农户创业增收的同时,拓宽了部分群众就业渠道,实现了“多方受益,一园双赢”。
  完善投资融资机制。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国有投资主体通过银行授信、融资租赁等形式募集成本低、期限长的涉农资金,推广惠农特色贷款,增加保险入园品类。阳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协调开发“金牛贷”“银牛贷”等19款特色贷款产品,提高涉牛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推广“鲁担惠农贷”,有效解决养殖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肉牛养殖户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当地共发放涉牛贷款资金4.17亿元,惠及肉牛养殖户712户。
  健全联盟带动机制。大力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享受更多的产业链增值收益。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双向入股实现利益联结,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7万元,比农村居民平均水平高31%。
  聚焦科技赋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滨州市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设备,持续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创新育种。无棣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形成集良种选育、种植推广、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副产物综合利用、采摘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提升数字赋能速度。加快推进生产数字化,推行数字化标准化种植管理,实现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全覆盖,加快推广智能化、自动化控制设备,建设产业园数字化监管平台,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奠定基础。沾化区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年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水肥一体化面积、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
  推进科创人才队伍建设。无棣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成立国内首家“芝麻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发出国内首款新型全自动芝麻收割机,实现了山东省芝麻机械化联合收获的新突破。
  丁逸群为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讲师
  刘建玲为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副教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