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我市3.3万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部上岗
上岗率达112%,走在全省前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荆常忠李默报道)近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稳就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城乡公益性岗位兜底解决了2.86万名困难群众就业。今年,持续巩固良好工作势头,新创设公益性岗位,3.3万名人员已于9月底全部上岗,上岗率达112%,上岗率走在全省前列。
  为了更加符合我市实际,回应群众期待,相比去年,我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在政策方面做了相应优化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扩大”。
  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为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从原先乡村岗位的5类群体、城镇岗位的7类群体,扩大到现在的乡村岗位6类群体、城镇岗位9类群体,将16周岁-24周岁失业青年、失业“二孩妈妈”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群体纳入公益性岗位安置范围。
  岗位设置进一步扩大。建立了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细化了岗位设置要求,岗位类型扩大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10大类上百个细分种类,基层可根据现实需求和群众期盼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岗位管理进一步扩大。重新对岗位聘用程序进行规范,按照发布公告、组织报名、民主评议等8个环节18项要求的具体步骤开展实施。在岗位管理方面更加细化,包括日常管理、考核管理、退出和补充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同时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系列典型选树活动,激发公岗人员爱岗敬业、积极作为的工作热情。
  在此基础上,市人社局不断探索创新,主动实践,着力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服务“三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因村制宜突出“准”。每个村居分析亟需解决的民生事项,上报公益岗设置的种类、预计达到的效果以及岗位人员匹配度等,一村一策,精准设置了农村公路管护、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垃圾污水处理、河塘清澈整治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公益岗位1.9万余个。
  聚焦产业发展瞄准“精”。紧扣滨州冬枣、盐田虾、粮食加工、肉牛等农业特色产业,发挥乡土人才、乡村专家优势,设置了枣福公益岗、粮食收储公益岗等1000多个特色农业岗位,重点服务设施农业,深度参与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着力壮大滨州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
  拓展服务领域把握“实”。立足市委、市政府“民生品质更实”的部署要求,公益岗逐渐成为民生改善的一面旗帜。在社区场所,设置了社区微工厂公益岗、帮扶助残公益岗,重点保障特殊群众就业;在村居人社网点设置人社服务公益岗,帮办代办人社业务;同时进一步拓展到了宣传、组织、文旅、民宗、基层法治等领域,新开发特色岗位20多种,为群众切实解决了关键小事和社会民生大事。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