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实施“十个一体化”办学策略助建教育强区
滨城区第六中学教育集团初步实现“1+2>3”的合作共赢办学效应,校际差距逐步缩小,集团优质品牌效应显著放大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郭向春通讯员刘树行李向伟
  滨城区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19年9月,目前包含三大校区:核心校区——滨城区第六中学、西校区——滨城区第七中学、南校区——滨城区第八中学。集团现有教师567人,学生7300人,共计146个班。
  集团成立以来,坚持以打造紧密合作型学校发展共同体为目标,聚焦课堂改革、教师成长、教研教改和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十个一体化”办学策略,持续完善理念融合、资源共享、专业引领、文化拓展、校际帮扶、抱团发展等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1+2>3”的合作共赢办学效应,校际差距逐步缩小,集团优质品牌效应显著放大,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近年来,集团管理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为滨城区建设教育强区,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党建引领,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明确党建工作对集团化办学的统领作用,将党建融合贯穿到办学全过程,引领全体师生造梦、承梦、圆梦,让“学校人”变为“集团人”,推动集团可持续发展。
  集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牢固树立“培育阳光生命,奠基智慧人生”的办学理念,紧抓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秉承“尽责至善,追求卓越”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集团化稳健发展提升的“六中集团特色”。
  集团党总支以“党建文化有形化、党员学习常态化、实践服务系统化”为抓手,扎实开展党建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文化熏陶、学习内化和实践深化,营造出“争做最美教师,打造最美教育”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3年下半年,滨城区教育系统实施优化重组。滨城区第六中学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圆满完成六年级入初中学习、杨柳雪中心校乡镇初中进城、西校区建设落成三项攻坚任务。
  统筹共建规划,因校制宜激发各校区自主发展活力
  每学年开学之初都以“内涵发展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主题召开年度内涵发展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激发成员校办学活力,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成员校走向群体卓越。
  集团基于各学校文化积淀,给引领给理念。秉承“互助共生,和合致远”的发展理念,制定集团行动章程和三年发展规划,从教育资源、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三个维度积极推进文化共融。通过“三个移植和促生”——移植促生先进的办学理念、移植促生规范精细的规章制度、移植促生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助力成员校快速提升软实力,着力加强集团成员校内涵建设。
  推动资源共用,向成员校强力“输血”。集团坚持按需交流、对等交流、双向交流,把核心校的优质师资、优质管理理念送到成员校,确保交流教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避免了削峰填谷、摊薄资源。截至目前,核心校共派出管理人员和教师42人,集团内部教师轮岗交流达63人。
  进一步创新完善管理模式,赋予各校区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遵循“成长共同体”的理念,按照“优质带动、优势互补、逐步覆盖、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集团于2023年9月设立五大中心,即学生发展中心、教师成长中心、信息资源中心、服务保障中心、质量评价中心,确保集团起步快、过渡稳、运行畅、成效显。同时,建立“1+1”机制,确保3个校区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做到管理“1+1”、师资“1+1”、硬件“1+1”。
  “各校区在各自的发展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新发展特点。如果由集团高度集中决策,生搬硬套办学模式,成员校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滨城区第六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魏建泉说,面对新挑战,集团持续优化中心校与分校区的关系,既坚持中心校对各校区的统筹引领,又充分尊重各成员校的管理自主权,从“火车头”牵引模式转向“动车组”管理模式。其间,基于对各校区资源情况的分析,集团以高效的垂直管理为主线,以激发办学活力的扁平化管理为辅线,构建立体决策网。在集团统领下,集团、成员校决策层之间强化互动协作,各校区实现独立运行、精细管理。
  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全力激活各学校发展最强造血功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教师是集团和成员校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优秀教师队伍,是提升育人质量的软实力,师资强则集团强。”在魏建泉看来,教师的输出能解一时之困,但集团各校区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关键在于各校区建立内部师资培养机制。
  为此,集团将中心校区定义为办学思想、文化、方法的孵化基地,通过选派中心校区优秀的专家型、骨干型教师到南校区,指导成员校构建教师内部孵化长效机制,让每所学校都有教师成长的“发动机”,以此打造高端师资队伍,建立一支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组成的“黄金结构”现代化教师队伍。
  集团着重从教学、教研、德育管理三个层面建好成员校骨干教师团队,包括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共同体,以学科组长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共同体,以及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克服各校区在地理空间上的距离障碍,促进各校区教师共同体深度融合,建立三校区共研机制——“六联共三同步”,全力激活学校发展最强造血功能。
  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立,有效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其中,青年教师刘文豪入职不到3年,就在滨州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夺得一等奖,并获得全区基础优质课一等奖,还执教了全区信息技术研讨会观摩课。
  目前,集团教师梯级队伍体系初步建成,拥有省市区级教学能手百余名;市区级教坛新星30余人;市区级“三名”工程名校长1人,名教师、名班主任20余人;市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0名;区“四名”工程人选13名。仅2023年,集团就有李梦迪、王妮娜等11名青年教师获得“教坛新星”称号;樊林杰、明晓燕等43名教师获得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称号;韩会珍、陈金兰等11名老师获市基础优质课评选一、二等奖;尹玉芳等7名教师入选滨州市第三批名师工作室。
  建设“三院两基地”校本课程平台,多样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滨城区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核心校树立“大课程”育人观,率先持续完善“三线结合,全面发展”智慧课程体系,规范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推动实现“驱动兴趣、激发潜能、探究学习、个性发展”的“五育并举”课程目标。各成员校持续推进“强课提质行动”,推进课堂模式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生成性、分层化的高质量课堂。
  基于“三院两基地”校本课程平台,集团充分发挥教师能动作用,精心设计、开设了40多个课程门类。各年级建成“学校课程超市”,构建了艺术、科创等校本课程体系,学生“选课走班”,满足了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各校区注重抓好“四节”——读书节、阳光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开发出更多有生命力的特色课程。例如,南校区打造以“科技+”劳动教育为特色的生态园,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造梦空间”;西校区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出杨柳雪“学党史颂党恩”红色研学基地,促进学生精神升华;六中建设“创客+教育基地”,实现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提升。2023年,集团学生在科技类比赛中获得省市级奖项达60余人次;学生在足球、橄榄球、声乐、器乐、绘画、书法等领域获得各类奖项近300个。
  构建家校良性互动大格局,家校共育助力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
  集团核心校——滨城区第六中学是山东省家庭教育基地学校,建成了强有力的“家校共育共同体”,构建起家校良性互动大格局。
  具体工作中,六中积极开展“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为家长创造走进校园“体验、参与、分享”的机会,目前累计超过4000名家长参加活动;开展“智慧家长培训”项目,培育更多“种子家长”,带动广大家长争做“智慧父母”;举办《守初心育未来》家长学校公益沙龙,让更多家长享受到家庭教育能力提升盛宴。仅2023年下半年,该校就举办了5期培训活动,200多名家长成为最活跃的智慧父母种子。同时,学校开发“与孩子共成长”家长课程,包含校园家长开放日、期中期末家长会、亲子手拉手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家长接受“人生再教育”。2023年,滨城区第六中学家长学校荣获“滨州市优秀家长学校”称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3年以来,滨城区第六中学教育集团各校区收获累累硕果。滨城区第六中学先后荣获山东省绿色学校、滨州市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学生在足球、橄榄球、合唱等项目上斩获多项市区级冠军;南校区荣获“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中小学安全文化建设重点建设基地”等荣誉称号;西校区建立当学期,就在全区统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良好口碑。特别是滨城区第六中学2023年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实现新跨越,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生源,给家长和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