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滨州110 永不掉线的“平安热线”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罗军通讯员耿婷婷周贝贝
  春节相聚,互送祝福,离不开“平安”二字。佳节期间,值班值守,110始终在线。
  在春节这一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记者走进滨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度处,近距离了解这部自运行以来始终畅通的“平安热线”。
  110
  不只是一个号码,而是永不掉线的“平安热线”
  滨州的110报警服务台始于1996年。
  2006年,110、119、122三台合一,滨州市公安局开始直接接警。目前,滨州市级报警平台承担着滨城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三个区的110接处警指挥调度工作。
  一路走来,滨州110经历了“被认识——被需要——被依赖”的转变过程。
  “最开始,只有2名接警员。随着110这部电话逐渐被老百姓认识,警情量也逐渐增多,现在一个值班班次至少有7名接警员。”接警员陈丽说。
  “运转之初,很多硬件、流程还需要完善,但是电话始终不敢漏接。”在接警员王静的记忆里,抱着十来斤重的老式110电话机坐在板凳上接电话,是常有的事。
  随着时代发展,110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定位,也从最初的接派治安刑事警情,变成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优选项。
  “有困难,打110”,更是家喻户晓。滨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徐建飞说,当群众面对劳资纠纷、邻里摩擦、家庭矛盾、查人找物、情感纠葛等烦心事、急心事时,最先想到的就是110。
  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7年来,滨州110累计接听电话1069万通,接报有效警情333万起,日均接听群众电话2500个,救助群众1.6万人。
  其背后,是一支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在线的集体。
  发展到今天,滨州市110接警员团队已经有45人,其中女性39人,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2岁,工作十年以上的19人。
  巨大的警情量,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近年来,滨州市110平台接警中,非警情占到了40%。
  “群众打来电话,我们就要派警。这意味着,基层派出所要额外拿出40%的警力、精力,用于处置本不是公安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徐建飞说,这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想把本就十分紧张的警力资源用于处理社区警务、提升办案质量等工作上。
  因此,自2023年开始,滨州市110开始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对接分流非警务警情。110,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逐渐开始“瘦身”“健身”。
  一路走来,110接警员并非只是“接警员”,而是架起公安和群众连心桥的关键一环——电话两端,一端是群众对平安的基本诉求,对得到救助的急切渴望;另一端则是滨州公安人马不停蹄地奔跑,千方百计地努力。
  一路走来,110早已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串号码,而是成为了滨州人心目中永远不会掉线的“平安热线”,时刻守护在旁的“连心桥”。
  110接警员第一“法则”:确保报警人人身安全,快速确定报警人位置所在
  现在,滨州110接警量很大,按照7个席位计算,2023年每个接警席位每天平均接警在300个以上。
  接警员王静的工龄和滨州市级110开通时间一样长。18年以来,她已经记不清自己接过多少电话,但总结下来,还是有几点体会:
  一是自己接过的警情,“每一个都是新鲜”,到现在,她依然要学习各种概念性知识,以便回答群众的问题,“可以不精,但是不能不知道”;
  二是接通电话的那一刻起,要尽快确定报警人或者求助人位置,努力确保当事人安全,为处警人员争取时间,这是一直不变的第一“法则”;
  ……
  滨州110启用之初,报警人与接线人之间常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理解有偏差等原因,导致一些信息出现传达错误,进而造成出警人员扑空、报警人苦苦等待。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下班以后,接警员们会骑着自行车、坐着公交车在市区转,目的就是搞清楚不同乡镇、街道办之间的地理界限,以及重要的标志物、参照物,以便尽可能从电话中搞清楚报警信息中的地理位置要素。
  后来,滨州市公安局借鉴外地经验,对所有的电线杆进行编号,借助唯一号码,接警员和派出所出警人员能较快锁定报警人的大体位置。
  比“确定位置”更重要的,是确保报警人或者求助人的人身安全。
  接警员王娟娟说,有些报警群众在工作、学习、感情生活上遇到挫折后,会产生轻生念头。他们在做出行动之前,有的会把“临终电话”留给110——告诉自己的位置、轻生原因,以及转达留给家人的遗言。
  “我现在在15楼,如果我跳下去,麻烦你们和我家里说一声。”2024年初,市公安局110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的女子情绪激动、嚎啕大哭,反复称要挂断电话,从楼上跳下去。
  接警员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语关系到一条生命的去留。在暗示同事立即启动相关预案的同时,她拿出女性独有的耐心,全力以赴“保持通话”,一边安抚对方情绪,一边设法捕捉与当事人相关的关键信息。
  最终,接警员23分钟苦口婆心的开导和交流,为110出警人员施救争取了宝贵时间,女子被成功拉回天台。
  2006年以来,市公安局110累计协助挽救轻生群众2000余人、找回失踪(出走)群众8900余人。
  通过一部电话,接警员既听遍人生百态,也会遭遇恶意语言攻击,但对工作依然热爱
  如果将110接警员单独看作一种职业,长期坚持下来,无疑需要一颗坚强的内心,也需要对这份工作持之以恒的热爱。
  首先是身体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
  目前,110接警员实行4班倒,平均每个班7个接警席位,遇有重要时间节点,席位会增加。
  2023年12月14日,随着滨州迎来入冬后最大的一场雪,接警量也达到每小时150起。
  总而言之,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高考季、开学季,汛期、雨雪,上下学、上下班高峰期,都是110接警员最忙碌的时候;各行各业普遍放假、休息的时候,比如春节、中秋节、五一假期、十一假期等,报警电话更是此起彼伏,一刻不停。
  经年累月下来,曾经2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成为老接警员,与经验相伴而生的,是身体上各种提前“报到”的不适:嗓子沙哑、颈椎病、腰椎病,以及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接听电话造成的神经衰弱。
  其次是心理上的考验。
  110接听到的内容,除去治安、刑事警情外,以群众的糟心事居多。接警员可以说每天都在面对负面事情带来的情绪干扰。
  从最开始的新鲜,到感觉平常,再到烦心闹心——接警员也是人,接听类似电话多了,可以说看过了人生百态,心理负担难免会增加。
  甚至有时候,电话接通后报警人什么情况都不说,上来就是对接警员一通辱骂。“挨骂可以留存和固定证据,但是坚决不能还口,不能将工作内容带出办公室。”——对于接警员,这是一条纪律。
  纪律之下,在接到充满恶意的电话后,接警员通常会互相宽慰,有时候是自我调节,而更多的时候却是还没来得及整理情绪,下一个电话已经进来了。
  让接警员宽慰的是,近年来,各级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恶意拨打110、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对于证据确凿的,第一时间进行依法处置。
  2024年1月,刘某某(男,44岁,枣庄滕州人)恶意拨打滨州市公安局110报警电话,6天时间打了206次,内容涉及酒后滋事、扬言轻生、谎报失火,甚至辱骂接警员。
  对这种行为,滨州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对其进行行政拘留。
  “越是遭遇负面情绪的侵扰,越需要强大的内心支撑,越是考验自己是否真正热爱这份工作。”这是接警员们的共同体会。
  接警台前过除夕,是一场“必修课”,更是为民服务的初心使然
  有人说,现在90后、00后在整顿职场。
  也有人说,Z时代的青年人让职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1996年出生的吴若尘,目前已经是滨州110一个值班组的组长。
  7年多接警经历下来,吴若尘总结说:“与80后的姐姐们经验丰富、性格沉稳相比,90后、00后接警员更容易与年轻的报警人,尤其是面对感情、学习等问题的,快速跨越年龄差,找到共同话题,掌握关键信息。”
  今年春节,2000年出生的接警员牛梦圆,迎来自己第一个除夕班。牛梦圆说:“不经历除夕夜的值班,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接警员。”
  为迎接这个班,牛梦圆已经做过很多“功课”。她从老接警员们的口中得知:从往年来看,除夕、初一两天,是大部分家庭和气团圆的时刻,但也难免会有酒后闹事、情感纠纷、打架等情况发生,排除掉重复的,平均每天也有1000个左右的警情。
  其实,对于大部分接警员来说,除夕、中秋等传统阖家团圆的假期,他们大多是坚守一线、在电话机旁度过,除夕在岗值守不回家已经习以为常。像接警员陈丽,其老家在东北,2003年嫁到滨州,已经连续9年没有回过老家。
  在接警员们眼里,群众的事无小事,许多节日里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一天,自己上什么班”。从没有人提出要求,强调说自己必须假期哪一天回家。
  在这群娘子军看来,即便需要克服再多来自身体、家庭上的困难,但只要能救下一个人,帮助前方同事成功处置一个警情,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这些付出积累下来,就雕刻出了滨州110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生动、真实而具体的印象……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