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全省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先进市名单公布
滨州入选创造多项全省第一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张卫建通讯员赵昌耀报道)日前,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对2023年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先进市表扬的通报》,我市入选,创造多项全省第一。
  2023年,我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健全完善“党政主导、公安牵头,部门共治、社会参与,闭环管理、压实责任”工作体系,持续深化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全力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下降”,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
  去年以来,我市聚焦综合治理,道路交通安全协同共治能力显著提升。全市筹集投入21亿元投入隐患整改,各级党委政府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全局工程和民生工程,与平安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健全“主体在县、管理在乡、落实到村”三级管理体系,推动各乡镇设交安办,明确镇村干部交通安全工作职责。市县交安办常态化、实体化运转,教育、公安、住建、交通等部门合署办公、资源共享,落实调度指导、协调推进、监督评价“三大职能”,实行联合督导、联合执法、现场办公、轮值会议、信息共享“五项制度”,周会商、月专题、季总结常态督导。发挥基层党委政府主导作用,汇聚村干部、网格员、劝导员、“村警”等力量2万人,创新积分管理、“曝光警示+精准劝导”等方式,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出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办法》,将交通安全纳入施工安全一体部署,坚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通车之前。对工作滞后和“老大难”问题,纳入政府督查室、安委办督导内容,发现问题一律点名道姓通报、一律制作问题清单、一律抄送党政负责同志,跟踪督办到底。2023年,督导发现问题42个,全部整改到位。
  我市聚焦隐患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化解能力显著提升。围绕“人、车、路、企、管、环境”全要素,对交通安全隐患开展全覆盖、全链条、起底式排查整治,列出清单,建立台账、签字压责、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组织开展3次市级层面集中督导,研究出台“十大长效机制”。
  共排查各类隐患60654处,完成整改60102处,限期和规划整改552处。实行“显性”“隐性”隐患分类施策,依托大数据应用平台,整理近5年交通事故和违法数据,确定44处市级重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建立属地党政主要领导、交安委主任双签字认领的隐患台账,制定“责任、时间、任务”三张清单,挂图作战、逐条销号、举一反三。去年,全市改扩修建国省道35.3公里,建设中心隔离护栏8.5万米,安装标志标牌2860面、爆闪灯738个,大货车右转必停设施10套,15处省级挂牌督办重点隐患全部“摘帽销号”。出台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22条措施,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打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最后一公里”。抓住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等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债券等多个渠道,筹措资金1079万元,靶向治理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隐患340处。对农村低等级公路危险路段、重点路段开展安全隐患治理行动,整改突出点段625处,治理马路市场135处,查处农村地区重点违法行为2万起。
  在实际工作中,我市聚焦精准实效,道路交通安全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省内首创“二维码”识别工具,方便工作人员“扫码”查证隐患类型,推动信息采集自动化、隐患分析智能化。抢抓试点机遇,建设“危化品运输车辆协同监管服务平台”,将全市233家危货企业、8035辆危货车辆、1.4万名从业人员数据全部接入平台跟踪监督,划定固定电子围栏16处,临时围栏30处,建立“电子押运”新型模式,实现车辆入滨、进厂、在途、离滨全过程、全时段闭环监管。大力推进重型货车停车场建设,全流程落实建设、使用、管理制度,创新采取企业自建、园区现有停车场改建扩建、引入第三方资本参与新建等方式,建成重型货车停车场9个,新增停车泊位2293个,有效解决危化品运输车乱停乱放问题。成立全省首家校园护卫队,开启“警城校家”勤务模式,协调开辟“定制公交”线路20条,解决2000名学生接送问题,学校周边道路事故率同比下降24.24%。对主城区10个重点路口实施精细化提升改造,增设人行护栏9600米,重新渠化、优化交通标线1万平方米。部署开展电动三轮四轮车整治,查处机动车乱停放、骑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等重点违法3.4万起,持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