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博兴县纯化镇“党建+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为例
  胡延群苑书耸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博兴县纯化镇深入探索“党建+产业”乡村振兴路径,聚力打造三教村“牧光互补”联村共富示范农场,以乡村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乡村提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
  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纯化镇党委政府基于三教村传统畜牧养殖产业优势,确定实施“牧光互补”项目,聚力打造三教村“牧光互补”联村共富示范农场。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已购入西门塔尔四代肉牛140头,建成4000平方米现代化肉牛养殖大棚,运营后年出栏肉牛140头,增加村集体收入60万元,消纳玉米秸秆2000吨,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增加群众收入40万元。二期计划实施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52.4万度,可实现光伏发电年租赁收益5万元左右。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5万元(其中包括省派工作队为村集体带来100万元扶贫资金)。
  主要做法
  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共富农场。三教村是传统畜牧养殖村,全村建有畜牧养殖大棚50个,年出栏生猪5000头、肉牛4000头。纯化镇依托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省派工作队的资源优势和三教村畜牧养殖的传统产业优势,结合中央扶持资金项目,确定实施“牧光互补”联村共富示范农场项目,建成4000平方米现代化肉牛养殖大棚。通过建设肉牛养殖大棚,采用棚下肉牛养殖、棚上(间)光伏发电的“牧光互补”产业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乡村闲置土地,另一方面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进一步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拓展群众致富路径、拓宽乡村振兴渠道。
  实施联村共建,注重抱团发展。纯化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多方力量抱团发展,实现强村共富。纯化镇党委组织三教村、刘后村等6个村党支部结成产业振兴党建联盟,采用产业振兴联合体发展模式,打造“牧光互补”共富示范农场,联合成立三教村联村共建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制动态收益分红,探索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共富农场+示范带动”产业振兴新路径,实现了跨村协作、抱团发展。同时,纯化镇政府、合作社村民与山东现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大平台、小业主”养殖合作模式,村民“以牛入股”,企业集中“寄养”、销售,并按当年市场价保底,以不低于6%的入股金进行分红,促进企业与农村优势互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现合作共赢。
  反向强化民生,夯实产业基础。纯化镇党委政府立足本镇产业发展实际,培育提升乡村特色产业,让广大群众享受产业发展红利,同时也激发了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镇党委政府摸清群众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投资50万元,在三教村规划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大厅,高标准建成党建活动室、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争取项目资金50余万元,重新铺设路面;投资30余万元,实施自来水管道改造提升工程;投资60万元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农田灌溉排水清淤工程,三教村自筹资金50万元对全村22条、总长度10公里灌溉渠进行修复。纯化镇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几点建议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要切实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以提升引领能力,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坚强核心。组建产业振兴党建联盟,依托党建联盟建立起联村共富示范农场,带动产业联合发展,促进村民致富集体增收,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乡村发展坚强战斗堡垒,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因地制宜,找准路径。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在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注重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借鉴先进经验,优化工作思路,确定发展方式和产业项目。通过摸清家底,结合现有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探索确立以“资源盘活+自我造血”相结合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模式。
  资源整合,共建共赢。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实现合作共赢。依托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加强资源互补,实现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提升乡村建设发展水平。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等支持,整合村级土地、人口、资金等要素,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同时,鼓励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以抱团发展模式,做大乡村特色产业规模,同时做大集体经济蛋糕,做好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强村富民、壮大乡村产业。
  产业造血,激发内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实现村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可以借助外力,统筹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更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乡村发展从“帮扶输血”向“产业造血”转型,使集体经济有源头活水。干部群众要团结一心,立足独有资源和环境,找机遇、抢先机、抓项目,努力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最终实现以产业促乡村振兴、以项目带群众共富的目的。同时,要注重增强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群众致富增收提供支持,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