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25日
河禾和
左丽宁
文章字数:5,347
  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公元629年前后,唐太宗李世民意气风发,开疆拓土,派兵部尚书李靖率军进攻某外部势力,疆土收复后,李世民下旨扩增人口,恢复生产和贸易,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塞外的汉人和少数民族纷纷前来归附,长安城商贾云集,盛世大唐一片祥和繁荣。
  西北方向的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由长安延伸,通往盛世朝代的四面八方。这条交通要道穿过古城村野,一路东去至陕西潼关古城,与黄河相傍,河水裹挟泥土的味道扑面而来,黄河流域特有的人文特色逐渐形成。黄河奔流,过河南,进入齐鲁大地。经近千年的堆积,唐末的黄河下游河口段逐渐淤高。公元893年前后,河口段发生近百里的改道;五代时期,决口频率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决;十一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地点又上移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依黄河傍行的官道经过齐郡,有一条干道由黄河通向长白山脉,路旁有一间经营多年的客栈,主人是一个姓韩的老汉。由于这是官家传送文书官牒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络绎不绝,逐渐形成民居规模。韩老汉为人憨厚老实,店里生意甚好。一天傍晚,韩老汉送完最后一拨客人,刚坐下拿起茶壶准备喝碗茶水歇息一下,随着一声门响,进来了主仆二人,他连忙起身相迎并热情招待。第二天一早,两位客人离店时,问明老汉姓韩,气宇轩昂的那位主子从灶火中捡起一块木炭,在店铺墙上写下两个大字:韩店。二人走后,韩老汉才知道,来客竟是李世民。消息传开,人们纷至沓来。虽这只是个传说,却给这个地方渲染了一种被帝王认可钦定的大家之风。
  要说起韩店的人文根脉,必然要想到伏生。一盏昏暗的油灯下,年迈的伏生时而伏案翻看竹简,时而拨一下灯芯陷入沉思,幼时学《尚书》的画面在他眼前浮现,全家为保护《尚书》而流离失所的情境更是历历在目,禁不住老泪纵横。“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伏生是我国辉耀古今、传承民族文化的大家,历史称其为“尚书再造”,尊称他为“伏圣人”。
  伏生,原名伏胜,韩店镇苏家村人,曾任秦博士。今天,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伏生故事进行再塑造、再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中国伏生诗会便在伏生故里诞生了。诗会已成功举办六届,历届诗会主题“谷雨”“家园”“稼穑”等词根均出自《尚书》,参赛者也由原来的本省诗人扩展到世界多地,伏生精神之影响已从韩店走向世界,中国伏生诗会也已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诗歌盛事。今年4月29日,大型历史纪录片《伏生》的开播带我们再次重温了伏生一生学《尚书》、护《尚书》、传《尚书》的坎坷经历。两千多年过去了,伏生和《尚书》并没有因为年代久远而沉寂,伏生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坚定和为精神事业甘愿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或许正是今天我们记住他并纪念他的原因。
  而我真正了解韩店、了解伏生,缘于2018年4月参加的首届中国伏生诗会。“带着诗歌,相聚禾和。”人间四月,芳菲嫣然,踏着春天的旋律,我与众文友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与伏生故里浓情相约。春意盎然,情景交融,诗意晕染的禾和湿地俨然成了禾和“诗地”。那天,我把自幼喜欢诗词的女儿也带到现场,让她感受这样一份诗意的熏陶和文化的传承。女儿看到我手中拿的《伏生诗会获奖作品集》,不禁随口而出“妈妈,我们学校就有伏生文化课,老师还带我们读《尚书》呢。”说着,她便虔诚地打开书册,投入地翻看获奖诗篇。
  正如女儿所说,作为伏生故里,韩店镇中心小学专门开设了伏生文化课,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就读《尚书》,同时为了用伏生文化涵养韩店精神,镇上还建有伏生纪念馆、伏生文化园,通过书本与实景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近距离了解伏生、学习伏生精神。在伏生文化由熏陶到追梦的过程中,女儿有幸登台参加了第四届中国伏生诗会中《禹贡》的诵读,而且她在第一届诗会现场翻看《伏生诗会获奖作品集》的画面也被抓拍而出现在诗会现场大屏幕上。这样的机缘让她更加坚定了那颗追寻诗词之梦的心,也让她对伏生精神有了更深的解读和感悟。
  禾——“玉米秋成晒满场,长杨丛立守其旁”
  公元1492年前后,哥伦布在美洲发现玉米,并带回欧洲。汉朝,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张骞出使西域所设的河西四郡,向西北方向一路延伸,经地中海东海岸一直通向印度及欧洲,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最远的跨国重要贸易通道,商人们不仅将西域的胡萝卜、玉米等农作物传到中国,而且中国的丝绸及四大发明也陆续传到西域,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纽带。
  明代中期,在东南沿海贸易港口,一名葡萄牙商人正在出售一个外形像小宝塔、尾巴上下垂绒须、长度大概五六寸的东西,他介绍说这个东西叫玉蜀黍,也叫玉米,可食之,以充饥,籽粒可种植。一位中国商人听得入神,最终用养蚕技术换得了这个玉蜀黍。“玉蜀黍来到了中国,玉米来到了中国”,这消息瞬间像插了翅膀的小鸟一下就飞到了明世宗的耳朵里,他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准备迎接漂洋过海而来的玉米。庄严朝堂,万众期盼,只见那商人小心翼翼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解开束口绳子,毕恭毕敬拿出一个黄褐色的物件,轻轻地剥掉一层层外皮,最终露出犹如镶嵌着一颗颗黄色玛瑙的玉米,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引来一片惊叹声。
  “玉米秋成晒满场,长杨丛立守其旁。”黄河流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耕,而且黄河流域沿岸气候温暖湿润。丰收时节,我站在田间地头放眼望去,成片的玉米地里,玉米秆上那一个个脱去绿色外衣换上黄马褂的玉米就像一个个棒槌,头顶红缨,颗粒饱满;田野上,只见农民们脖子上挂一条毛巾,一边掰玉米,一边向前走,不时拿毛巾抹一把脸上的汗,地里除了玉米叶“哗哗”作响的声音和“啪啪”掰玉米的声音外,不时还传来几句邻里的对话,“他叔,今年苞米丰收,总算不发愁吃不饱肚子了”“就是就是,今年收成好,俺家那俩半大小子能放开肚皮吃饭了”……远处刮来一阵风,给田地里劳作的农民送来凉爽的同时,似乎也要把这好消息带回到村里。
  关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的窘迫,我都是从父亲那里了解到的。父亲兄妹八个,一家全靠爷爷奶奶在生产队挣工分维持生活,用父亲的话说“一家人吃玉米面窝头能吃饱就不错了”。玉米面不宽裕的时候,奶奶还会去生产队的地里捡些没人要的小地瓜回家蒸着吃。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联产承包责任制慢慢推行起来,地里收成连年增加,白面馒头也开始成为奶奶家饭桌上的主要角色,而曾经在饥荒年月让广大劳苦大众能够活下来的玉米渐渐退出“主要口粮”的舞台。
  我6岁那年,家里养了两头猪一头牛,每天早上父亲去学校上班前都会先铡一个玉米秸捆,备好牛一天的饲料。每次我跟在母亲身后去喂牛的时候,她总是一边向饲料里掺进些玉米面,一边跟我说“等牛长大卖了钱,明年给你交学费。”那时,每逢孩子们快要开学,邻里间拉呱的话题总会围绕“家里养的那头猪快出栏了,够给俩娃交学费了。”记得当时村里有个很幽默的大叔,他挂在嘴边的顺口溜就是“栏里的猪卖几头,就能知道自家娃上几年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玉米也迎来了自己的“华丽转身”。那一年,西王福利油棉厂开启了玉米的“追梦之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开始走上增收致富路。人们开始从农田走向工厂,由农业转到工业,经济收入大大提高,开小车,住楼房,慢慢地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说到“油”,作为曾经与玉米有不解之缘的农民,“玉米油”可是咱厨房的重头戏。“以科技创新,做健康好油”,作为全国玉米油生产龙头企业的西王集团和三星集团也在不断实现着玉米食用油生产技术的新突破,玉米油城的健康好油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不仅如此,七彩纷呈的各种特色产业也在我脚下这方土地上呈现出来,耿家村二十亩“中华苔韭”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着收割、分拣、捆扎,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无公害韭菜、立体间作套种蔬菜、丰产林种植、植桑养蚕等特色种植养殖项目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我还看到,韩店镇德馨种植示范基地林地里的首批鹅苗正在尽情享受散养的自由,放归自然,融入自然,奏响一曲林下生态养鹅的致富新乐章。
  我们韩店镇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上个月,我济南的同学出差路过邹平时特意跑来韩店,让我带她去湿地转转,我们走到“山东手造·滨州精品”展销专区时,推门而入的她瞬间被颜师傅酱菜、赵家酒坊、文喜花馍等非遗传承所震撼,竟然有些目不暇接,“丽宁,没想到你这里变化这么大,与几年前直接天壤之别。”我说“非遗传承,手造魅力。下一站我带你到网红地打卡去,让你更真切地感受下韩店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夏日烂漫,湿地如画,我们的笑声久久回荡其中。
  和——“和善之美美于心,以文化人更爱人”
  公元前152年前后,文景之治,西汉一派繁荣景象。落日余晖之中,湿地被罩上一层如梦如幻的雾气,如仙境一般,悠扬古琴声自芦苇丛中传来,青砖青瓦的八角亭里,一方石桌,一张古琴,衣袂飘飘的白衣男子正手抚琴弦,古琴声时而空灵似山谷幽兰,时而清脆如山涧泉鸣,宛转悠扬,余音袅袅,悠悠千古情怀,承载雅士风骨。抚琴者时而仰头吟哦,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看鱼翔浅底,时而观水鸟飞舞,此刻,他想告诉自己的老师伏生,刚刚创作的这首乐曲融合了《尚书》之精髓、《诗经》之韵律,可谓鸾凤和鸣之经典、太平盛世之华章。
  汉文帝在位期间,躬修节俭,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他听说伏生一生学《尚书》、护《尚书》、传《尚书》的坎坷经历后,深为感动,便派遣主管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错前去跟随伏生学习,在伏生女儿羲娥的帮助下,伏生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晁错,晁错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了下来,这便是今天的《今文尚书》。
  想着想着,我的耳边又传来悠扬的二胡声,循声望去,在广场西南角的方向有两位大爷在拉二胡,待走至近旁,从谈话中得知两位大爷是邻村的农民,住在健身广场旁边的禾和嘉苑小区,现在已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习惯早起来广场拉几段二胡,用他们的话说“年轻力壮时为了家庭奔波劳累;现在老了,有了充裕的时间重拾自己的爱好”。走出健身广场,路两边的蜀葵开得喜庆热闹,如夏日里灿烂的骄阳,向阳而生的蜀葵不仅仅是美丽的象征,更被喻为“忠心之花”,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描写蜀葵是根植于中华大地彰显华夏文明深厚意蕴的文化载体。
  一路花香健身忙,去往禾和湿地的路上,时不时看到有三五晨跑者,我不禁想到了一个词“行走的力量”。当晨跑成为一种无需任何目的而自然而然让自己参与其中的事儿,身心的平和、精神的洗涤都将会在晨光沐浴下悄然完成,相应而来的便是整个人精神面貌的改善和提升。我自去年9月到文化站工作后,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各村的文化活动,既为群众带去了文化享受,也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思想和文化素质,如今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
  多少次走进禾和湿地,都如走进了喧嚣之外的世外桃源,道路两侧绿茵茵的草地,千娇百媚绽放的花儿,驻足桥上远眺,看碧波荡漾,听耳边鸟鸣,置身于绿色的纯净之境,尽情呼吸,尽情感受。禾和湿地原先并不是一个公园,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进一步净化,并对沿河生态水环境进行修复,从而形成的一个水处理防治规划项目,是落实“治、用、保”综合治理体系的一项具体举措。湿地内种植了香蒲、黄菖蒲、芦苇、芦竹等特色植物,对水质进一步净化,实现了对沿河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美好生活。”移步异景,美不胜收,我不知不觉来到禾和湿地的科普长廊,我看到一家三口正在游玩,小女孩大概两岁的样子,走路还不很稳,她刚吃完一些零食,手里拿着包装袋左看右看,终于“锁定目标”朝着垃圾桶走去。看小女孩如企鹅般憨态可掬地走回到爸妈身边后,我不禁微笑着望向一家三口——倡导环保,于美景中似乎更能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当生态理念根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美丽中国梦的蓝图已跃然纸上。
  我平常喜欢到处走走,到树林深处,到草地中间,感受一份生活的静谧和安然,感受大自然给予我最无私的馈赠。禾和湿地不仅是韩店人打卡的美景胜地,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一些意识与行为,就如“和谐”一词,所诠释的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或内容,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巧手捏幸福技艺指尖传”的女性素质提升培训班带领妇女姐妹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时候,当“美丽庭院建设”涵养良好家风及文化内涵的时候,当以道德评议会为载体推动移风易俗的时候,当小雨点志愿者用大爱温暖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的时候,当“爱心妈妈”让孤苦无依的孩子重温母爱的时候……我更加明白了“和”的真正意义,那是由内而外、从内心到行动的真情流露,有时令人感动不已,有时让人潸然泪下。
  2024年,我在一片宁静中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一条大河,滋养了这方水土的深邃文脉,培育了这方百姓的坚毅品格;一把稻禾,强壮了这方民众的坚硬骨骼,拓宽了一方能人的智慧视野;一派和谐,壮美了当下人们的富足生活,描绘出追梦路上的奋斗图景。我想,这些都是品质滨州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新时代文化新内涵,必将继续鼓舞着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去开创那“更上一层楼”的未来新生活。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