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祖国的大好河山召唤着我,就像那首歌唱的“听闻远方有你,我动身跋涉千里。”当代作家贾平凹说过,山水可以读,云雨也可以读。我沿着古人生活过的黄河溯游而上,循着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沿着先人走过的路,去看看那些散落在人世间的珍宝明珠,去读一读西北大自然这本“内容丰富的大书”。
草原精灵与最美丹霞
前往张掖的途中,我们途经辽阔的祁连山大草原。半阴天,远处可见黛青色的山上白雪覆顶,像老人花白的头发。我们行驶在山之阳的公路上,只能看见丝丝缕缕的白雪,山阴处或许是白雪如被吧。
山下的草原碧绿万顷、一望无垠,牦牛、马、羊群漫步其中,它们或悠闲地游走,或低头啃食青草,或抬头长叫一声,或追逐嬉戏,极尽自由之天性,它们才是这一方天地的主人。这里绿草茵茵,蓝天飘白云,天做被,草地当床,天地之精气充盈脏腑,这些牛羊活得多惬意啊。它们是游走的画家,白色的羊群走出点点或片片的白云,牦牛被当地人称为“草原上的黑珍珠”,白色牦牛特别稀少,黄牦牛是草地上的黄色斑点,它们的生活是如此惬意。
终于抵达张掖,我终于看到了惊艳世人的丹霞地貌,没有哪一个丹青好手能绘就其中一座山,能调出一种让人惊艳的颜色。那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他们或许能收纳绚烂多彩的山色,却难以收纳其风骨、其神韵、其伟岸。五彩斑斓的群山默默不语,却已无声倾诉了8000万年至1.4亿年,它们是时光的记录仪。我听导游说,当地将许多景点命名为七彩霞、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等,可见这些丹霞地貌的形状多样,甚至有些无以名状,它们终究不是凡人所能看得尽看得全的,有缘与它们对视,犹如见到一位长生不老的老人,在低语,在沉默,在时光的长河中喟叹:逝者如斯夫。
品味甘肃历史文化
如果不到大西北,我根本不会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行车一天不停歇居然走不出一个省。甘肃省在地图上的形状如一块玉如意,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从东南舒展腰身,直至西北,让我流连其中,大饱眼福。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踏上这片土地,我猜想半坡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最适合这个地方吧。据考古发现,这里的确有半地穴式房子,这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适宜这样的房子,“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能有这样一处遮风挡雨的所在,可见古人的智慧。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地处必争之地,才设置关卡。我有幸参观了“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那是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易守难攻。
由于地处必争之地,才发生了那么多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我观看了有关丝绸之路开辟的简短影片,影片开头摄人心魄,马蹄声声,群马嘶鸣,卷起遮天蔽日的尘土……感受着两千多年前硝烟弥漫的气息,我仿佛看见了张骞那硬骨头的形象,他那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莫高窟和“大地之子”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个文学纪录片,当代作家叶舟说:“莫高窟就像你的前世情人,当你经过它的时候,每一个窟子都像慢慢睁开了眼睛,与你深情对视。”敦煌莫高窟是集古建筑、雕塑、壁画于一身的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神秘而富有魅力,现存近500个洞窟,坐落在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六世纪佛教传入我国,就有大量的信徒,上至皇帝及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的,佛教在莫高窟里摆脱了高深的奥义,通俗地展现因果报应、求福消灾、丰衣足食、繁衍子孙等内容,与民众非常亲近。他还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听导游解说历朝历代工匠凿窟、建筑、雕塑以及绘画壁画,我仿佛看到一群又一群的民众、身穿袈裟的僧侣、在忙碌的画工、雕塑家等众人,也仿佛听到了各种声音,有诵经声、木鱼声、旌旗飘荡声,还有石窟外的山风声、流水声、马蹄声、驼铃声。
叮叮当当的凿击声已远去,那些莫高窟的供养人已作古,那些已被时光的河甩在后面,后人尽享这些丰厚的宝贵历史遗产、智慧结晶,并有义务保护好它们,以利于示于后人。这也像一条河,一条永远看不到尽头的长河,长河中流淌着各朝各代的许许多多的生命,曾经他们是那么鲜活,用不同形式讲述着属于他们那个时期的美好的故事。
途经瓜州的时候,我必须去参观“大地之子”,那是一个长15米、高4.3米、宽9米的巨大婴儿雕塑。茫茫戈壁之上这个巨婴趴伏在地,侧脸着地,恬然入睡。同行的人说,他好像是在聆听大地的呼吸,这个说法也许有点臆想,一个困极了的孩童,酣睡是他最大的幸福吧。据说设计师想通过这一艺术形式,唤醒公众对于地球的保护意识,这一艺术形象置身在茫茫戈壁之上,让人深感这小小的肉身实如一粒微尘,远观和俯瞰雕塑都令人动容。
鸣沙山下观月牙泉
我认为,鸣沙山与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它们相依相偎,“山泉共处,沙水共生”,这景观实在奇妙。余秋雨《沙原隐泉》一文中曾这样写月牙泉“动用哪一个藻饰词,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它‘安安静静地躲藏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会让游人像慈父心疼女儿一样叫一声‘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也跑来了?’”
而月牙泉,不大的一湾泉,形状酷似一弯新月,四周被高山环抱。最为人称奇的是它自古以来不被流沙所掩,始终清澈澄明,久雨不溢,久旱不涸。余秋雨曾写道:“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唯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
而它周围的山,全是金黄细腻的沙山,从外观上就能看出风神的威力,有的地方平坦如镜如湖,有的地方形似水的波纹,有的地方笔直如剑走锋,因风吹沙走并发出声响,故名鸣沙山。就在这危机四伏、莽莽苍苍的地方,月牙泉镶嵌在沙山底部,滋润着劲风吹流沙的固执和蛮野,如一位俊俏的少女,俘获了一群铮铮铁骨的汉子的心。
独具魅力的盐湖风光
如果这次我不去大西北,就一直以为大部分的河水湖水里一定有游鱼,有水草,人要是渴了,就可以随意掬一捧河水解渴。然而,到达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和翡翠湖之后,才颠覆了我的认知。走近那片土地,你才发现湖水里深浅不一的都是结晶的白色或者黄色的盐块,那湖边都是泛着白霜的碱土,湖水里寸草不生,甚至里面没有一只活物,哪怕是一些我们常见的蚊虫的幼仔也看不到。
翡翠湖很美,被称为“上帝的眼泪”,湖水从边缘的洁白如雪渐变到湖中央的深墨绿色,整个湖面如同一块翡翠一般,许多游人在湖边玩耍拍照,流连忘返。察尔汗盐湖是柴达木盆地五大盐湖之一,它的大令人称奇,远望如同一片汪洋大海,那里有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茶卡盐湖碧波荡漾,一望无际,蓝蓝的天空与白云衬托得水面变幻多彩,如同幻境,慢慢地行走在湖间的盐路上,感受着凉爽干燥的微风,看着茫茫无际的湖面,有一种物我两忘的感觉。
上学时学过,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来了之后看到,湖边成群结队的湟鱼招来众多的游客,在咸水湖里,它们居然那么悠然自得。湖畔山清水秀,大片油菜花刚刚盛开,黄艳艳的,铺衬在绿色的绒毯上;五彩缤纷的野花,把大地装扮得如锦似缎;数不尽的膘肥体壮的牛羊和骏马如同珍珠洒满草原。有许多游客自驾车,在湖边的草地上扎起帐篷,摆开餐桌野炊,这里适合这种随时遇到美景就驻停的旅游方式,悠闲散淡,随心所欲,又不会错过任何一处美景。
著名作家卞毓方先生曾在《京都樱语》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旅游的最佳心态,是有一双婴儿的眼,见什么都放光。此行,我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大西北的辽阔、苍茫和多情,每每想到这里,那首歌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听闻远方有你,我动身跋涉千里,追逐沿途的风景,还带着你的呼吸……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走着前人走过的路,吹着前人吹过的风,此行之后,我更加大爱我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