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
徐徐展开美丽乡村风俗新画卷
——浅谈苏银东“炊烟系列”散文的现实意义
文章字数:2,161
  ○丁学君
  2003年夏天,苏银东在武器装备仓库的一间平房里,“开始搜寻记忆,力求用最朴实的语言、最平和的心态,回忆并记录发生在童年的点点滴滴,写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写那个小村庄里憨厚的人和实在的事儿”。于是,就有了散文集“炊烟三部曲”《又见炊烟》《梦里炊烟》《炊烟依依》,这是无棣县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作者的家在柳堡镇(原柳堡乡)南家庄村,在县城东北方向,直线距离约20公里,距离渤海湾不到40公里。南家庄村周边,有三个能望得见的村庄。苏银东在一篇散文中说,他童年的快乐、少年的梦想以及中年的乡愁,都生长在这三四里的方圆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炊烟系列”散文也是从这片方圆三四里的土地上“长”出来的。
  这小小的方圆三四里,却包罗万象,堪称鲁北乡村的“标本”。苏银东一头扎进去,以极其饱满的创作热情和朴实、细腻、精微的笔触,原生态地呈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存状态、精神风貌、命运遭际、生活生产方式,其中包括风物、民俗、农事、方言等,内容十分丰富。没有宏大叙事,而是以民间性、平民化、经验式书写,还原了鲁北乡村那个年代的“微历史”,让今天的人们知道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曾经那样生活过。
  读苏银东“炊烟系列”散文,如同徐徐展开一幅美丽的乡村风俗新画卷,作者用“土得掉渣”的执着的叙述,袒胸行吟,深刻的岁月追怀在乡村和童年之间真实地回旋萦绕。苏银东曾在那片童年的乡村里认真玩耍,很多年后他又以作品的形式梦幻般地走回那片融入他骨血的土地,关于岁月的一些情绪,在童年和成年、城市和乡村、街道和山野之间千回百转。看得出来,对乡村、童年和往事的珍惜,是苏银东写作的最初起点和直接动力。在他的散文中,我读出了深深植根于泥土和乡村记忆的气息和感动,恰似鲁北乡村中常见的枣树,斑驳陆离的粗糙树皮捍卫着生命的年轮,扎根于贫瘠的大地上,枝叶和花朵却格外青绿芬芳。对乡村生活的熟稔,让他的作品氤氲着充沛的民间底气。
  童年的记忆是清澈、纯净的。天空永远是蔚蓝色的,飘荡其间的云彩雪一样白,让人眩目;河水永远是透亮的,游弋其中的鱼虾亦清晰可见,随便什么时候走到田间地头,漫步瓜棚豆架,深吸一口,就会感到满腹的清新与芬芳;乡间人永远是单纯、淳朴、厚道的,像脚下的泥土,像朴素的麦子,像春风一吹遍地开花的曲曲菜,不戴面具,不谙伪装,真实而亲近。那是一方没有污染的土地,那是一些素面朝天的笑靥,那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外桃源。那就是苏银东梦想孕育、发芽的伊甸园。还有就是对乡村场景的描写非常逼真,如,围着一盏马灯打夯听夯歌;挤在过道里听说书;正月十五串胡同打灯笼;玩泥巴摔哇呜;娶媳妇闹新房的热闹,还有丧礼上的吹吹打打……这些场景,相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不陌生。
  苏银东书稿的背后活跃着一个童年,一条灵动的、活泼泼的小身影,河滩里,田野中,池塘边,使人逼真地看到河水缓流,听到微风鸣响,生动的细节如风中的树叶奔跑而来,生命召唤着这一生命。这是一系列最无拘束的细节叙述的书,真实而又富有动感。
  苏银东文字背后的那双眼睛早已在凝视这些东西,思考着它的意义了。其实就是那些东西在写作着,而不是反过来。于是文字后面的那双眼神就容易理解了,那是一个来自童年、来自乡村、来自田野,在现代城市中惘然若失的眼神,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中,用关于青春叙述激情,持续扩大着精神容量,把心灵的童年化而为诗,一如系列书中的思考,童年是人类永远的新生,童年的宣言会穿透整个人生。
  作者在谈到系列散文的创作初衷时说,“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总让人感觉到少了一些什么东西,其实缺少的就是那些最真诚的、最朴实的情感而已。”“这些已经慢慢流逝、正在悄悄消失的风景、人物,恰恰是你最感恩、最怀念、最放不下的东西,而且随着你的青春不再,沉淀在你心头难以释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浓厚的童年情结、故乡情结,对于故乡都拥有一种难以抹去的乡愁,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当这些风景已经逝去或即将逝去,随着一个时代永远消失在我们眼前的时候,你一定会深深惋惜,为之心痛不已,并后悔自己当初的不经心不在意。”这是他对乡愁的切身体认和形象描述。
  乡愁是一种“思乡的忧伤情怀”,是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心理现象,也是文学抒写的永恒母题。它具有独特的情感价值、审美价值和哲学价值,探讨了关于我们的起源、存在和归属等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复杂、深刻、具有成长推动作用的情感体验,它能引发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使个体在探索自我身份的同时,保持与原生文化的联系,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乡愁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当代中国城镇化语境中的乡愁,是城乡居民对原乡生活的记忆留念、乡土家国的眷恋情怀和精神家园的文化皈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则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特性,被内化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升华为文明范畴的重要命题。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不仅是文化自觉的体现,也是道德与文化的“根”,能帮助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从而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发展。这是一个极其宏大的命题,不是本文所能尽兴的。
  “炊烟三部曲”是作者耗时十余年、精心建构的一处充满温情、悲悯、体恤的精神文化家园,其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研究价值等都难能可贵。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