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
博兴县实验中学黄丽芳:
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本报记者刘清春李忠辉通讯员马艺婷冯其泉
文章字数:2,243


  人物简介:黄丽芳,博兴县实验中学化学教师。曾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奥林匹克竞赛优秀辅导教师,滨州市最美教师、滨州市首批名师工作室先进个人、滨州市教学能手、滨州市学科带头人,海北州优秀教师、祁连县优秀援青专家人才等荣誉称号,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青海省创新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
  从教27年来,她当过班主任,当过教研组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也到偏远山区支教过,甚至到青藏高原支教过;
  从教27年来,她坚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一个青涩稚嫩的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
  她,就是自1997年踏上三尺讲台至今的博兴县实验中学化学教师黄丽芳。
  22岁就成为学生口中的“教授级老师”,学生们亲切地喊她“黄妈”
  黄丽芳出生于一个教师世家,打小就有个教师梦。
  黄丽芳的父亲是一位省级优秀班主任。受其影响,工作之初,黄丽芳就主动申请到博兴县最偏僻的纯化镇任教。
  第一次站到毕业班的讲台上时,由于对教材内容了解不够充分,黄丽芳有些惶恐:“学生时间宝贵,耽误一分钟都觉得对不起他们……”
  怎么办?
  黄丽芳利用一个暑假,查阅了上百本资料,写下了2万多字的笔记,做了上千道化学题,让自己的“教学库”得到了质的飞跃。开学一个月的授课过后,她成了学生口中的“教授级老师”。那年,她才22岁。
  后来,因教学成绩突出,黄丽芳被调入博兴县实验中学任教,并担任学校化学学科教研组长,所在教学岗位也被确定为“党员先锋示范岗”。
  从教27年来,黄丽芳给予学生母亲般的关爱,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她把女性特有的母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特别是支教期间,她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无偿补课,并时常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资助钱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黄丽芳认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她常对孩子们说:“如果有一天,你被自己的努力和优秀而感动,那你一定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不知从何时起,“黄妈”这个称呼就代替了“黄老师”。在楼道、操场,甚至大街上,学生们遇见她总是挥挥手,高喊一声“黄妈好”。
  在新课改背景下顺势而为,提炼出“情智化学”教学主张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初中化学,在很多孩子眼中,简直是“魔鬼”,一个概念就“难倒英雄汉”。对此,黄丽芳也曾一度无奈过、迷茫过。
  “注意听讲”“别说话”“把嘴闭上”……这些都是教师们以往课堂上的常用语言。最早,初为人师的黄丽芳对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得快,接受得也快。当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时,她恨不得一口气将所有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可越努力越发现,孩子们学得很辛苦,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甚至开始畏惧化学,这让黄丽芳陷入了沉思……
  2005年,一轮课改开始。新教材加强了实验的探究性和创新性,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在很多老师对新课标感到茫然时,黄丽芳潜心研究课标、研读教材,主动参考毕华林教授的文章《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借鉴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主动拥抱充满希望的课改之路,提炼出“情智化学”的教学主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演绎精彩。
  序言课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奇妙;新授课上,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合作、倾听的能力;习题课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复习课上,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迁移应用……黄丽芳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设计出了不同课型的情境创设方案。
  经过几年的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黄丽芳的化学课实现质的飞跃,让学生摆脱了以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
  “授课时沉稳大气、娓娓道来,将知识脉络梳理得清清楚楚,将核心素养落实得扎扎实实,黄老师是我们的主心骨。”同事们说。“老师,您的课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让我不再恐惧化学。”学生们这样说道。
  带领滨州市化学名师工作室取得累累硕果,助推祁连县民族中学师生“弯道超车”
  深入研究,做专家型教师,这是黄丽芳的目标。
  黄丽芳深知“觉他”先要“觉己”。因此,不管有多忙,她从来没有放弃学习、思考、提升。从教27年来,从“只顾低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的普通教师,到滨州市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她靠的就是专业上的不断精进。
  2014年以来,黄丽芳主持完成了1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研究,20多篇论文在《中学生化学报》《中国教师》《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发表,其中2篇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化学分析计量》上。
  2017年起,黄丽芳担任滨州市化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带领成员一起制定读书计划,两年后,工作室成员的个人阅读书目均已超百本,读书笔记达百万字。经过数年努力,工作室在“精品课程”“课例研究”“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真正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集散地,名师成长的孵化器”。
  2021年8月,黄丽芳奔赴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民族中学支教。她所教班级的成绩从倒数第一名上升为全年级第三名,学校化学成绩跃居海北州第2名。援青期间,她指导祁连县民族中学化学教师杨文林获青海省创新作业设计大赛特等奖、指导甘生措荣获青海省岗位大练兵第一名,被评为“青海省教学能手”。
  2022年6月,黄丽芳发动家乡的父老乡亲为祁连县的孩子们捐助了价值约10万元的图书、文具、床单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回到山东后,黄丽芳又组织亲友对祁连县8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孩子进行长期一对一帮扶。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如今,黄丽芳继续在平凡中精进,在爱与奉献中前行……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