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
投资事业铸辉煌 新时代扬鞭再启程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滨州市投资发展综述
文章字数:1,551
  本报记者李伟伟通讯员李莹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导向,改善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步扩张,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产业投资优化升级,投资结构更趋合理
  优布局,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市地处黄河下游,水利设施建设是当时的首要任务,第二产业投资较少,比重极低。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增加对第二产业的投入,1993年,全市第二产业占比为55.1%。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迎来蓬勃发展,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12年的2.8:53.2:44.0调整为2023年的1.3:46.6:52.1,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
  壮实体,工业实力与日俱增。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0年—1998年间,全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完成投资58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的26%。2000年—2023年,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3.4%,同期,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
  增动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市产业结构持续朝着高端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2012—2023年,全市装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3.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8.5%,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7.4%。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为41.4%。
  基础设施投资有序推进,民生相关投资成效显著
  强基础,交通建设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00年—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4.1%。到2023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由1952年不足400公里,增至17818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成铁路19条,运营总里程由20世纪60年代的56.2公里增至425.9公里。港口年吞吐量由1978年的56万吨,发展到2023年超过5000万吨。大高通用机场开通滨州—北京、“环鲁飞”等短途运输航线。
  惠民生,社会事业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全市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本,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领域建设。教育投资快速增长,2012年—2023年,全市教育投资年均增长7.3%。2023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院校)1230所,在校生72.6万人,教职工6.4万人;技工院校11所,在校生1.0万人。居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202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09.5亿元,是2000年的206.1倍;全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6年的22.7平方米提高到了2023年的44.4平方米,增长近一倍。
  植优势,绿色发展相得益彰。近年来,全市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擦亮黄河流域生态文明“金字招牌”。2012年—2023年,全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年均增长15.7%。2023年,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工业颗粒排放总量为4.3万吨,比2012年减少68%。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投资新动能积聚发展
  强科研,创新产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全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全市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2—2023年,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7.9%。2013年—2022年,全市四上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年均增长8.1%。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合计为110.7亿元,列全省第7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7%,连续三年列全省第1位。
  添活力,投资主体多样发展。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居绝对主导地位,其他主体投资比重较低。1978年,国有经济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8%,其他及个体经济仅占2%。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多种所有制投资“百花齐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23年,全市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投资占24.0%,股份制经济投资占40.7%,私营个体投资占31.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占2.0%。
  新中国成立75年,是我市积极探索投资发展之路、投资领域取得成功实践和辉煌成就的75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全市上下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供强力支撑。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