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刚通讯员崔陪陪报道)邹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邹平市人民法院,对67家“僵尸企业”实行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措施,现已终结强制清算程序,行政审批服务部门高效完成注销程序。该工作机制,实现了主动行政作为与能动司法审理的无缝对接,取得积极工作成效。
“僵尸企业”是指长期停业未经营的企业,大量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不仅给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带来不利影响,还造成市场主体户数虚高,影响经济数据统计的真实性,进而影响市场活跃度及城市信用评价。处置“僵尸企业”,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处置过程复杂且耗时长,部分“僵尸企业”背负沉重债务,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利益,无力负担强制清算案件办理所需的必要费用及清算组报酬,破产、清算进程难以推进。
根据《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相关规定,今年以来,邹平市市场监管局、邹平市人民法院共同签署印发《关于推进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的实施意见》,并联合行政审批、税务、人社等部门联合成立公益清算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构建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常态化机制,帮助引导“僵尸企业”有序退市。
《关于推进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的实施意见》对公益强制清算企业筛选,申请主体、程序及材料,注销登记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规定,邹平市市场监管局对已吊销但未注销的经营异常企业建立备选库,根据法院工作进程,及时通报吊销企业名单,法院破产审判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适时向市场监管局通报可受理的经营异常企业强制清算案件的数量。
据介绍,具体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在提供备选企业名单时本着“先易后难”原则,及时将失联长期停业、未经营等吊销未注销的经营异常企业名单推送至法院,法院在收到备选企业名单后,对备选企业是否存在诉讼、执行案件及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初步核查,最终确定备选名单。市场监管部门对经双向核查筛选后符合强制清算条件的企业,依据《民法典》第69条、70条、71条及《公司法》233条的规定,作为强制清算的申请人,向法院提出强制清算申请,提交强制清算相关申请材料。法院受理市场监管部门提交的企业强制清算申请后,指定清算组,指导清算组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符合终结强制清算程序的经营异常企业及时裁定终结强制清算程序。
经法院依法裁定终结强制清算程序的企业,清算组可持法院终结强制清算程序的裁定,向被强制申请企业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及时办理市场主体、税务注销手续。法院结合公益强制清算案件审判实际,通过公开方式遴选建立公益清算管理人档案。在公益强制清算案件及公益清算转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接受法院指定成为清算组成员或破产管理人的,不收取管理人报酬,但将管理人开展清算活动的必要费用支出纳入破产专项基金的保障范围内,从而确保指定的清算管理人能够及时开展企业清算的各项工作。
邹平市法院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加强与地方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将强制清算费用及清算组报酬,纳入已建立的破产费用专项基金等方式,建立常态化的资金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