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22日
“黄河明珠”滨州的前身后世
品读“黄河从我门前过——千年北镇蝶变记”展览
文章字数:2,494


  本报记者刘清春张康张蜜通讯员张玉孙玉涛
  编者按
  滨州主城区由黄河岸边的小镇“北镇”发展而来,2000年以来,北镇依傍黄河,见证了滨州兴盛崛起的历程。
  为迎接2025农历乙巳蛇年春节,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群众在欢乐祥和中感受民俗风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市民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市博物馆策划推出了“黄河从我门前过——千年北镇蝶变记”展览,记者对该展览进行了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北镇”这名字起自何时?为什么叫“北镇”不叫“南镇”?黄河航运延续了多少年?百年前的滨州是什么模样?惠民地区行署机关为什么从惠民搬到了北镇?黄河带给滨州的究竟是什么?
  ……
  眼下,“黄河从我门前过——千年北镇蝶变记”展览正在市博物馆展出,在那里,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北镇原名“蒲台镇”,一度曾是蒲台县城所在地
  在该展览的第一单元“千年记忆·因水而兴”中,您可以了解北镇名字的由来。
  早在西汉时期,滨州这方土地上,设置了漯沃县。隋朝,漯沃县改为蒲台县。宋朝,蒲台县并入渤海县,蒲台县城改为“蒲台镇”。金朝初年,在大清河南另建县城命名蒲台县。明朝,渤海县入滨州,蒲台镇随属滨州。清朝,因为与蒲台县城隔河相对,此地俗称“蒲北镇”。民国时期前后,逐渐简称“北镇”。1956年,蒲台撤销县制。1984年,北镇改为滨州。
  也就是说,北镇原名“蒲台镇”,一度曾是蒲台县城所在地。北镇一词,可查的最早史料为乾隆二十八年的《蒲台县志》。
  民间早就流传着“先有皂荚树,后有北镇街”的说法。这棵皂荚树,位于北镇六街。据说,它种植于隋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自唐朝起,北镇就设有渡口,是通往京津和入山海关的要道,也是大清河下游的惟一重要渡口,古称“清河横带”。清《蒲台县志》记载,“数十年来,河渐沙淤,海舶不至,惟盐艘经由,及关东粮、石、木板、海鱼诸物装载抵蒲,在北镇交易。”
  清末民初,北镇有字号的商家已达百余家,北镇大集更是远近闻名。每逢农历三、八的北镇大集,往往数万人聚集于此。当时,市集繁华,分片成区,鱼市、米市、干粉市、纸烟市,木材、柴禾、布匹、鞋帽、铁器等,应有尽有。由于当地经济繁荣,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当时北镇居民房屋大部分是瓦房结构。
  1952年,惠民地区行署机关从惠民县城搬迁到了北镇,在北镇旧城西北1.5公里处新建城区,民间称“新北镇”,原北镇被称为“老北镇”。“新北镇”规划为棋盘街,南北向为渤海路,东西向为黄河路。
  此次展览历史地图多、百年照片多、老报纸版面多、烟火故事多
  该展览展出有老照片、织布机、粮票、北镇影院场景复原图等。值得一提的是,该展览展出了数量多、质量高的历代滨州地图。其中特别重要的是1881年绘制的山东省黄河图,该图详细描绘了黄河流经山东境内及沿线各支流两旁的政区、村落的分布情况。还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山东测绘局绘制的蒲台县地图。
  在该展览的“百年影像”单元中,我们可以管窥祖辈的真实生活场景。光绪二十三年,英国人赵诚来到滨州北镇,在黄河大堤下建起鸿文教堂、鸿文中学,又在北镇街建起鸿济医院。赵诚在滨州北镇待了近40年,被后人称为“至今唯一会说北镇话的外国人,当时唯一一个用客观眼光观察北镇和蒲城的人”,并且是“唯一一个用照相机记录过100年前滨州的人”。
  在他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当时身穿臃肿肥大的棉衣、裹小脚的妇女、清代官兵合影等。百年前的滨州,男孩子还拖着长长的辫子,女娃娃还缠着厚厚的裹脚布,巷子里有锔碗锔盆儿的手艺人,马车要摆渡才能过黄河……
  关于黄河航运,有一个暖心故事。有位老人叫尹庆升,是里则街道尹家村人,自小跟着爷爷排船、修船、驶船,开“水木匠”铺子,做“对槽船”。长大后,尹庆升在黄河滩区“滨县玉皇堂造船厂”工作,也就是后来的“山东黄河河务局航运大队”,他在船厂工作了34年。退休后,尹庆升想要打造上百只木船,举办一个黄河木船展。随后,尹庆升开始规划车间、制作工具、购买木料,制造黄河木船模型。如此“黄河痴情”,令人感慨。
  黄河上第一艘客轮名为“鲁生号”,运行至20世纪80年代
  黄河在滨州穿境而过,在漫长的历史中,城与河两相依。
  历史上,黄河水患频繁,改道26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民众带来深重灾难。1855年,黄河从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为绝水患,清朝政府不惜从空虚的国库中划拨重金,修筑黄河大堤。那时,道旭被辟为黄河渡口,河面上往来桅樯云集,船帆密布,渡口码头上商贾如织,十分繁荣。1938年,在花园口处炸开黄河大堤后,道旭渡口一度荒废。1947年,堵复花园口,道旭渡口成为连接黄河下游南北交通和运送人员物资的重要通道。
  从该展览得知,民国十年到民国二十六年期间,道旭渡口南北两岸共有船只20余只。据老船工回忆,那时船只运价很不合理,平均每人每天分得四五角钱,最好的时候,能分得一元钱,算来每天能买10斤粮食,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根本没有余钱。
  黄河上第一艘客轮名为“鲁生号”。1954年,黄河道旭渡口的土码头改建为石码头,随后又将木渡船改换为火轮船。当时,两条火轮船昼夜不停地对开,日均渡运车辆达340余辆次。1955年10月,往返于北镇和济南泺口之间的黄河上第一艘客轮“鲁生号”正式开航。直至20世纪80年代,两地水路航运基本停止。
  1972年10月1日,北镇黄河大桥正式通车。1987年,北镇黄河大桥全线通车。该桥的建成,结束了惠民地区黄河南北“隔河如隔山,过河如渡险”的艰难历史。
  从老北镇到新滨州的变迁,得益于黄河的滋养。比如1956年建成的张肖堂灌区,担负向中海、新立河、秦皇河、南海等水库和河道供水任务,成为滨州市清水入城的渠首工程;小开河引黄灌区于1994年建成,解决了近50万人的饮水问题。惠民西瓜、阳信鸭梨、无棣金丝小枣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显著提高。其中,沾化冬枣已成为蜚声国内外的知名品牌。2000年,滨州撤地设市,四环五海工程、西区建设、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53项全国全球冠军产品……都离不开黄河的滋养。
  综上,该展览集中诠释了滨州与黄河的故事,尤其是生动揭开了近代滨州民众生活的面纱。看了这个展览,再结合“滨州历史文化陈列展”,您将对何以黄河、何以滨州有深入体会,对祖祖辈辈滨州人的来时路有清晰观照。去看展吧,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