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08日
滨州着力打造 智能制造“升级版”
文章字数:1,204
(上接第一版)
  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夯实政策支持保障,营造“智”造环境。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引领,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创新政策激励措施,出台《滨州市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市级财政激励政策实施细则》,连续两年推动650多家企业“智改数转”。创新打造全生命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滨州模式”,2024年争取政策资金等100多项,获省级以上资金支持达5亿元。
  夯实信息基础建设,提升“智”造能力。打造工业互联网体系,推动成立滨州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累计培育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5家、园区6家。
  夯实智能化改造升级,积蓄“智”造动能。起草印发《滨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实施投资过500万元工业技改项目494个、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504个。
  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塑造“强劲心脏”。建设创新平台,2024年13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同比增长160%。培育创新型企业,新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36家,列小组第2位。育强创新项目,159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享受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惠企政策。
  加强智能装备发展,搭建“智能骨骼”。重点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等核心装备,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十四五”以来,累计培育18项智能制造领域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其中2024年培育7项,较上年增长16.7%。
  加强系统解决方案供给,延伸“产业脉络”。出台《滨州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认定办法(试行)》,积极引导博海精机、乾正数控、奥纳尔制冷等装备类企业率先向“装备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共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6家,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5家。
  打造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
  打造共享新型业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高新区“无人机智能共享加工中心”生产的首架无人机总装已于2024年12月下线。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惠民县山东星火共享科技有限公司打造3D视觉引导机器人焊接工艺,培育“矿用筛网焊接共享平台”,带动周边矿用筛网小微企业发展。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贯彻落实“双碳”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部署,研究出台《滨州市加快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重点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大力发展再生铝循环利用产业。2024年创建绿色工业园区2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
  促进高端制造引领。打造高端装备,山东奥纳尔制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智能隧道式连续速冻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06%,引领下游肉类加工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改造,被认定为2024年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搭建服务平台,推动成立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驻滨州办事处。加强优质产品培育,10项产品纳入《山东省工程机械产业链优质产品目录(第一批)》,润龙机床等企业的可倾斜数控回转工作台等4项产品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