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08日
信号配时更加精准 交通环境品质提升
滨州公安交警部门搭建“五横四纵”绿波协调网络,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文章字数:1,468



  本报讯(记者宋静涵报道)为提升市民出行质量,营造良好交通环境,2024年以来,滨州公安交警部门以“有序、畅通、安全、文明”为原则,细化管控措施,构建信号灯精细化配时方案库,根据全天流量变化设置多时段配时方案,同时兼顾主干道统一周期设置绿波协调方案,成功实现以“五横四纵”为主体框架的绿波协调网络搭建,并以此为基础向周边道路延伸,在满足条件的周边道路实施分时段、短距离绿波协调方案,在现有道路资源条件下,科学调配时间资源,实现了区域联动、有序畅通,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改善了交通环境。
  信号配时优化再提升
  2024年,滨州公安交警部门对信号配时开展“精细再提升”行动,对主城区除主干路及周边绿波沿线路口、感应控制路口以外的路口进行摸排调研,根据流量变化及时调整控制策略,进一步细化运行方案,在时间上争分夺秒,实现信号配时优化再提升。
  其间,采取现场调研与调取监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掌握路口运行数据,摸清交通流量变化规律,结合现状问题进行综合梳理、系统分析,制定信号优化需求台账,实现“一路口一策略”精准施策,根据流量聚类分析,科学合理地划分交通控制时段,精细打造信号配时,使运行方案得到精准化提升。
  “一校一策”制订信号配时优化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主城区校园周边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尽管接送车辆呈现一定规律性,但短时间的集中性出行特征导致道路难以满足通行需求,造成短时间学校周边交通压力陡增。对此,滨州公安交警部门针对不同学校,综合分析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特性,科学制订“一校一策”信号配时优化方案,提升校园周边交通品质。
  北中周边联动优化。北镇中学位于市城区主干道黄河八路沿线,东侧为新立河桥,早5:30—6:00接送车辆较为集中,各方向汇入车流聚集在学校北门。同时,因为学校门口距离新立河桥较近(约180米),经常导致该时段车流回溢至新立河桥面。对此,滨州公安交警部门对该时段学校周边路口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北中周边信号系统优化策略”,学校对周边9处路口配时进行联动式调整,增设特殊时段接送方案,在不影响路口正常通行情况下,合理降低汇入车辆,将排队距离控制在150米以内,减少路口车流回溢,避免因路口锁死导致的路口交通瘫痪。
  商超周边实施“均衡诱导,缓进快出”策略
  以市区万达商场为例,万达广场位于黄河十二路与渤海十一路两条主干道交叉口西南侧,同时周边分布有滨城区第六中学、清怡小学及多栋居民小区,上、放学时段与上、下班时段热源重叠导致交通流量巨大,而路边停放的接送车辆又进一步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尤其是假期前夕晚高峰时段,黄河十一路至黄河十路段拥堵异常,导致车辆间歇性回溢辐射至周边,严重降低周边路网通行效率。
  针对此情况,滨州公安交警部门对万达广场周边路口信号采取“均衡诱导,缓进快出”的控制策略,引导出城方向车辆快速通过黄河十二路渤海十一路、黄河十二路新立河东路等交通瓶颈点,同时对进城车辆从远端逐级分流,减少交通瓶颈点汇入量,诱导调控、均衡片区路网交通流,降低因商超、学校热源重叠带来的交通压力。
  同时,在车流高峰时段实行动态调整策略,安排专人值班备勤,通过监控视频主动巡检跟进路口运行状况。根据“早发现、早分析、早处理”的工作原则,对交通拥堵路口配时进行临时性调整,尽量保障路口正常通行。
  2024年,滨州公安交警部门已完成对主城区除主干路、感应控制路口等以外的132处路口信号的精细化打造提升,目前此项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下一步,滨州公安交警部门将结合滨州交通管理需求实际,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继续围绕交通精细化管理开展城市交通提升工作,努力创造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