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4日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画好幸福“同心圆”
本报记者董珊通讯员王微笑徐秀丽王杰
文章字数:1,270
  近年来,我市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扎实办好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画好幸福“同心圆”。
  前不久,邹平市魏桥镇西左村孝善食堂正式开业,解决了村里老年人的“一顿热餐”问题。
  邹平市魏桥镇西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文亮介绍:“我们村的孝善食堂每天为村里56名80岁以上老人提供热餐,还配备了娱乐室、图书室、棋牌室等,让老人们在就餐之余,可以下下棋、聊聊天、解解闷,从物质到精神生活,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此外,邹平家和孝道的志愿者还经常为老人们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弘扬孝老文化,促进乡风文明。
  志愿者王树宾说:“有孝善食堂的地方,就有我们邹平家和孝道公益组织。每到一处,我们会为老百姓送上一场精彩的公益演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感。”
  魏桥镇进一步加强孝善食堂服务优质化、管理制度化、生活多样化建设,让广大老年人乐享幸福好“食”光。
  邹平市魏桥镇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谷云霄介绍:“截至目前,魏桥镇已建设运营孝善食堂17家。下一步,魏桥镇将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扩大孝善食堂的数量和服务范围,不断探索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加快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居家养老新局面。”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无棣县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协同联动,打造“城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农村服务半径10公里-20公里”公共医疗圈。该县规划建设了碣石山卫生院、佘家镇中心卫生院2处基层急救点,按照“五有三提升”标准,对19家中心村卫生室实施改造提升,配备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设备,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无棣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刘朋介绍:“推行专业技术人才‘县管镇用’‘镇管村用’,‘名医基层工作室’定期坐诊、‘千名医护进乡村’帮扶指导,破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难题,满足群众‘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
  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沾化区大高镇河东李家村发展渔网已有60多年的历史,该村生产的传统手抛网、美式手抛网、粘网等30余种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的一半以上,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沾化区大高镇河东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从吉说:“我们村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带动周边村庄3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大高镇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完成村内道路升级改造3000余米,投资15万元建设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将废弃坑塘打造成别具特色的休闲景点,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沾化区大高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孙秀明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五安’工程建设,深挖‘心安’细胞,解决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心安沾化’建设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更大力度织好网、兜好底、办好事,持续擦亮“民生实事”品牌,努力让民生品质更实。我市围绕“一业三保七有”,连续4年累计实施了12类672件民生实事,让群众从一件件小事、实事中,增强了获得感,提升了幸福感。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