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博兴探索建立基层社会治理“五治融合”新模式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王艳莉焦珊
  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是基层治理的一把“金钥匙”,更是系统、高效、多维的有效社会治理模式,大大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博兴县正在积极探索“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将其作为化解基层矛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着力点,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博兴经验。
  以“政治”为基准点,夯实党建“压舱石”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基层党建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设立“共产党员示范岗”,实行党员社区“双报到”,完善工作机制,不断筑牢社会治理的红色堡垒,全力打造基层治理“党建”新模式。
  依托滨州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吕剧发源地——吕艺镇高标准打造滨州乡村振兴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创新基层治理博兴特色品牌,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寨卢村在全县成立了首个村级党委——寨卢村党委,并在全县率先建成“3D”农村智慧党建服务平台,利用“清湖e家亲”信息服务平台,召开民主议事视频会议,搭建起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以“自治”为切入点,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大人才回引力度,创建“一线工作法”,触角无限下沉,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自治共同体初具规模。
  完善社区党组织书记、片警、司法所调解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社工等多方力量组成的“3+X”工作模式,实施城市社区“楼长制”全覆盖工程,楼长“操心”,居民上心,打造“有事找楼长”的楼栋文化,构筑不出楼栋小事立即解决,不出小区难事马上协调,不出社区急事及时介入的格局,实现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共建共享,致力打造基层治理最优城市。庞家镇推行“党组织+联合社”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同步注册“国庞”商标,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农民自愿抱团扩能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其经验在全市推广。
  深化“法治”着力点,谱写法治先行新篇章
  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法律进小区”等法治宣传活动,组织村(居)民进行法律知识学习,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
  运用法律手段开展矛盾调解是法律顾问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曹王镇杭屯村的法律顾问,黎金娥运用“法理并举”的调解方式,已成功调解多起纠纷。她定期到村委会坐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目前,博兴县已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博兴县通过集中培训、以案释法、实训观摩、线上教学等形式,大力提高“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这两支队伍定期在村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为基层法治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突出“德治”创新点,共绘“德”“法”同行同心圆
  兴福镇秦国明的“老秦工作室”有声有色,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陈户镇退休干部高兆清在镇上办起了“老高调解室”,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乔庄镇西小村老支书张茂先被村里聘为调解员,群众有事都找他说说。店子镇退休干部杨传森在村里德高望重,有矛盾他给调解大家都服气……
  近年来,博兴积极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化解了一大批疑难复杂矛盾,广受群众好评。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乡贤队伍中。他们德高望重、见多识广,和群众联系密切,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了新动能。
  典型带动联盟催化,2352名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统一战线爱心联盟”,主动扶危解困,以实际行动倡树新风气,传播正能量,累计捐资4800余万元,发放救助金2400余万元,惠及群众50000余人,营造了“奉献爱心、相互扶助”的新风尚。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用双手扮靓美丽家园,营造洁美村庄环境,一户示范户带动一条街,一条街带动一片区,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全面提升,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让庭院小美成就百姓生活大美。
  夯实“智治”支撑点,唱响和谐社会主旋律
  积极构建纵向畅通、横向聚合、闭环高效的社会治理“全科大网格”,打造“主动发现、精准落实”社会治理博兴品牌,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累计办理网格事项9.79万件,办结率达到99.95%。推进“雪亮”工程实战化应用,擦亮平安“千里眼”。整合12个部门和全部镇村、社区视频监控资源,接入平台监控探头9600余个,重点部位视频图像采集率达100%,充分发挥了预警预防、震慑犯罪作用。推进应急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当好群众“顺风耳”。创建省内首家“云广播”,充分发挥其“战时应急、平时服务”功能,推动县域社会治理向“精致”“智治”转变,为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增添了科技动力。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