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淑霞报道)10月10日,记者从“喜迎二十大——全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擦亮‘滨周到’品牌”系列新闻发布会——包容普惠创新提升医养服务领域专场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医保部门按照“待遇更惠民、办事更便民、服务更暖民”目标定位,深入推进“医保为民”工程,为群众异地就医、就医购药等提供便利,并提高财政补贴标准,减轻个人负担。
适应人口流动需求,为异地就医提供便利
出滨就医手续再简化。整合简化异地就医人员为“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两类,“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改为承诺备案制,省内跨市临时外出就医取消备案手续,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在现场办理的基础上增设手机自助办理。
来滨就医更方便。全市173家有住院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跨省住院联网结算,24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普通门诊联网结算。在实现省内“一卡通行”基础上,推进职工个人账户跨省“一卡通行”,打破个人账户跨省异地使用壁垒,800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跨省“一卡通行”。省内外双向开通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病种跨省联网结算,其中我市21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诊慢特病5个病种跨省结算,实现县区全覆盖。参保人享受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报销只需要三步——先办理慢特病,再做好外出就医地备案,最后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就医。1—8月份,来滨跨省异地住院联网结算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39%,跨省异地门诊联网结算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倍。
个人负担再降低。职工和居民“临时外出就医人员”首先自付比例统一降低为5%,全省最低。1—8月份,我市参保人跨省异地住院联网结算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0.25%,跨省异地门诊联网结算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倍。
推进数据赋能,群众就医购药“掌上办”
在省内率先启动“医保网上购药+药店送药到家”项目。借助支付宝手机平台,开通支付宝医保买药、医保药店供药、平台合作商骑手送药上门服务,覆盖所有县市区。目前,全市共开通药店259家,线上累计结算购药6927人次,药品销售金额28.55万元。
在市城区开通“互联网医院+门诊慢特病”服务。依托滨州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和新悦康复互联网医院,实施线上续方、线上支付、处方流转、线下取药、送药上门服务新模式。目前,以黄河社区机关医院为基地正在推广应用,已实现线上购药126人次,发生医疗费用3.46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47万元。、
布设“24小时医保智慧云药房”。依托实体定点零售药店,实现24小时互联网医院视频沟通处方服务,满足群众夜间购药需求。目前,在滨医附院南门、滨城区、惠民县等已布设投入使用“24小时医保智慧云药房”13台。
突出便民利民惠民,服务送到家门口
全省率先实现基层医保便民服务站点市县乡村全覆盖。累计建成基层服务站点1752处,经办服务事项下沉到医院端和最基层办理,打造形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经验作法全省推广,被人民网、中国医疗保险网刊发。
常态化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改革。全省率先落地人工关节集采政策,被山东台《晚间新闻》和中央台《新闻联播》采访报道。全省率先试点开展集采药品进药店,打破了只有在医院住院才能用到集采降价药的定势,全市集采药店达到207家。自主开发了药品价格公示程序实施大药房价格公示,在市医保局官网上对50种常用药品进行价格公示。
提高财政补贴标准,居民医保待遇可持续
10月1日起,我市启动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工作,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80元增长到610元,同时个人缴费标准由320元提高350元。
参保居民可以享受6类基本医保待遇:一是普通门诊年医药费400元限额以内按60%报销;二是慢性病种类由20种增至43种,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5%;三是纳入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整体纳入保障范围,按60%报销,每年支付限额高血压300元、糖尿病400元,合并两病及使用胰岛素的600元;四是居民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五是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81元提高到90元,大病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六是基本医保药品目录数量从1500多个增加到28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