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小营街道做好“三篇文章”守护黄河安澜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周小燕邱季璇

  开栏的话
  黄河,在滨州境内蜿蜒144公里,连缀着15个镇街,自西向东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态美丽画卷。为全面贯彻落实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用心用情讲好滨州黄河故事,即日起,本报推出“滨州沿黄乡镇”栏目,重点书写每个沿黄镇街的风土人情、发展故事,进一步丰富滨州黄河文化内涵,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初冬时节,漫步在高新区小营街道,从十里沿黄生态廊道到龙江湿地万亩森林,处处描绘着自然天成的绮丽画卷;从美丽乡村风景如画到文旅康养产业高地,时时彰显着宜居宜业的蓬勃朝气;从黄河滩区迁建安居工程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事事擦亮了人民至上的初心本色。
  近年来,小营街道扛起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全面做好生态保护、宜居宜业、风险防范“三篇文章”,在践行黄河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中谱写出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做好生态保护文章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近日,笔者走进小营街道后陈村村民陈汝国家中,厨房排放的生活污水正通过污水管道哗哗地流向院墙外的污水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汇入村庄污水管网中。“以前,污水都倒在外头,有些直接泼到大街上,污染了环境。现在好了,污水直接通过管道流走了,既方便又干净。”陈汝国说。
  今年以来,小营街道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后陈、董桥等8个村先行试点后,以点带面,扎实推进2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同时,该街道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安排专人进行管护,定期查看污水管网运行状况,保障污水管道畅通、污水清运及时,构建起覆盖全面、标准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
  这是小营街道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该街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释放“生态红利”,龙江湿地万亩森林极其壮观,湿地波光潋滟、鹭鸟翔集,为守护城市的“绿色之肺”筑牢生态屏障;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将河湖管理融入“全科大网格”,形成全覆盖、齐动员、常态化的工作新格局;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有序推进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等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路域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和清洁取暖全覆盖。
  做好宜居兴业文章美好生活共建共享
  笔者走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安置小区黄河馨苑,绿草茵茵,道路整洁,水电暖和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齐全,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玩耍,老人们聚在一起聊着家常,小区内热闹非凡。“现在生活便利了,上下楼坐电梯,出了小区门就有公交车,老年人还免费坐。”谈及搬迁后的生活,刘汤村村民刘会泉老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该街道在破解黄河滩区发展之困上步履坚实,在中心城区黄金地块打造黄河滩区迁建小高层安置小区,黄河滩区5个村2139名群众一步进入城中心。滩区各村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对拆除后的老村盘进行复耕。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聘请专家对黄河滩区5个村劳动力进行创业就业、种植技能提升、家政服务等培训,村集体和滩区群众实现双增收。
  小营街道依托黄河资源禀赋,发挥文旅发展优势,带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百年渡口、红色道旭”,建设黄河主题文化公园,依托黄河风光、麻家滩湿地等生态景色,打造“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沿黄生态廊道。依托愉悦居家世博馆、黄河谣健康城等工业旅游项目,成立黄河谣旅游联盟,打造以文旅康养为核心的文旅基地。探索打造“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综合体,黄河谣植物园一期项目20座日光温室完成建设。
  做好风险防范文章黄河安澜长久守护
  2021年秋天,滨州黄河迎来最大流量秋汛。位于小营街道刘汤村的一段生产堤,由于道路狭窄,现场情况复杂,土方用机械转运困难,为了及时对该处生产堤进行加固,小营街道43名党员紧急赶往现场,通过人工搬运筑就一条运输通道,将装满泥土的沙袋搬运到黄河堤坝边。43名防汛人员往返搬运了800余个沙袋,筑起一道200米的安全堤。
  近年来,小营街道在黄河治理上全面发力,建立完善防汛指挥体系,成立防汛防台风应急救援(抢险)分队,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着力建章立制,完善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开展专项学习和应急演练,提高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能力。强化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完成道旭、蒲河、小营新村应急救援站物资配备、队伍建设等工作,在龙城社区11个物业小区开展消防防汛应急演练。加强汛前风险排查整治,对辖区内12条干支渠、69个村居排水沟进行全面勘查并完成清淤,补齐防洪设施短板,整修加固滩区生产堤坝,及早消除隐患。
  下一步,小营街道将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奋力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让“幸福之河”的“小营乐章”在大河之畔久久回响。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