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此心安处是吾乡
滨州市积极打造全国首个心安城市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张卫建刘飞通讯员商金鹏郑梦幻
  近日,第四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案例终审会在北京召开,“滨州市心安城市—心语基地建设”项目得到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专家评审团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最终从全国近百个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
  滨州首次参加全国社会心理服务案例评选,就拿到了十佳大奖,实属不易。“这说明滨州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滨州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孟丽娟说。
  荣获全国十大案例,不是滨州的目标。打造全国第一个心安城市,是滨州正在努力的方向。
  心安,是更高水平的平安
  何谓心安?
  对老百姓来说,平安意味着社会和谐稳定、生活安居乐业。老百姓心中有了平安,安全感、幸福感增强了,才是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平安建设。
  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1月6日,市民丁从从(化名)来到位于高新区的滨州欣悦康复医院,疫情加上工作方面的原因,让她一段时间以来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白天心事重重无心工作,晚上失眠难以入睡。经过咨询医院心理睡眠医学中心医师史卫芳,丁从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
  “我从今年6月来到中心,从事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到目前为止平均每天有十多人前来咨询,来访者主要涉及婚姻家庭、青少年厌学等问题。”史卫芳说。
  山东欣悦健康副总经理杨笑介绍,“除了面对面咨询,我们依托医院实体,成立了滨州欣悦康复互联网医院,开通了面向全国的心语热线电话,通过在线问诊、健康咨询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打造一站式的身心健康服务平台。医院汇聚全国各地的医生和心理咨询专家,全年24小时无休,全方位解决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需求。”
  无论是欣悦康复医院心理睡眠医学中心,还是欣悦康复互联网医院,都是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和滨州市心语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
  按照滨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滨州市委政法委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的新领域、新模式、新标准、新产品、新方法,依托欣悦健康,充分发挥产业链条中“5院+10中心+N产品”的优势,成立了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和“滨州心语”基地,锤炼“医、食、眠、游、护、康、养、学、乐、健”一体化社会心理服务品牌,打造滨州“心安城市”的新高地,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创新发展路径。
  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和“滨州心语”基地于2022年6月挂牌启用后,开通市、县两级心理援助热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主动随访,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公益服务,加强预测预警、危机干预。
  重视社会治理的“人因”问题,才能让社会治理更有柔性、韧性和温度。疫情期间,滨州市委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与滨州市“心语”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携手组建了疫情心理援助专班,7个县(市、区)党委政法委与县域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同步成立了心理服务专班,统筹指导做好疫情形势下的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加强疫情期间社会心理风险排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
  在学校,“心语热线”成为师生应对心理问题的重要帮手,目前已为全市431所学校开通了心理测评通道,密切关注精神状态、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管理和心理疏导,必要时提供心理干预。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通热线电话1600余个,其中“心语”心理热线接听时长6200余分钟,有效化解减少了涉疫矛盾纠纷。
  心理学中国化探索,滨州在实践
  近年来,我国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危险因素。然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及经济建设的需要。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在对社会矛盾纠纷领域做了大量调研后,滨州市委政法委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概念:心源性矛盾纠纷。就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纠纷,市委政法委专门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了社会矛盾化解打、防、源、预“四字方针”。其中,“源”是源头治理,“预”是预测风险,这都可以划归到心理范畴。
  社会治理工作虽复杂但有规律可循,“智防、心防、共防”是当前发展趋势,“心安”城市建设是最高等级的安全追求,要统筹各行各业资源力量,立足管用,把心源性问题解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深层次推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我们到全国多个城市学习调研社会心理服务系统建设,但总体来说,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完全成型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心理学概念来自西方,如何解决中国化问题,是我们考察的重点。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国内一些城市的心理服务并没有真正深入到百姓当中,更多的是展示和科普,有的地方虽然也有测评,但并没有成系统的组织体系和技术体系。”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窦彭波说。
  滨州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并且要做就做全国最好。
  “要建立系统完备的组织架构,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组织架构建设;要构建专业高效的技术体系,实施社会心理人才培育工程,提高专业队伍履职能力;要开展分类施策的服务活动,形成覆盖全域全层级、辐射全部群体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平台,聚焦重点领域,更加精准、更加有效地服务群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穆杰说。
  滨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高规格谋划谋篇,滨州市委政法委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分别在政法综治、卫健、教育、工会、民政、企业、共青团妇等系统,建立行业领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筑滨州心语的“四梁八柱”。
  目前,滨州自上而下设立78个心理健康科,配备专门编制人员,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全市12个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心理门诊(精神科),79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心理咨询室;在全市中小学校共设立心理咨询室464个,配备心理健康咨询教师1400余名;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102个,实现了县乡两级100%全覆盖。
  作为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市委政法委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对30余万名小学四年级(含)以上、初中、高中、中职在校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测评,目前测评过程已结束,筛查、评估和干预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打造全国首个“心安”城市,滨州有信心
  创新不易,但正因其不易才实属可贵。
  滨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没有经验可鉴,那就摸着石头过河。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知不觉间,滨州已经在为未来谋局。
  “滨州心语”基地,是滨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一个载体,一个平台,心安城市建设是滨州的目标。“心语”得名,源自于国学大师梁漱溟提出人一生要处理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三种关系,而这其中,尤以人与自身内心的关系最为重要。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同时兼顾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内心和解了,一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滨州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创建工作中,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提出了“心适指数”“城市心理意象”等多个全新概念。
  “就拿‘心适指数’来说,我们平时经常会说到心理,但极少会有人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我们就换了一个概念‘心适’,就是人的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用这个来测定某个区域或城市的社会心理服务水平。”窦彭波说,而“城市心理意象”,则是城市建设、规划要与人的心理相适应,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城市建设要让人心理舒服”,“打造具有滨州特色的城市心理意象,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2023年,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有两件大事要做:一是滨州要承办全国高级别心理论坛;二是出台全国第一部市级层面社会心理服务立法。
  “短期目标,把滨州的社会心理服务打造好,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基础;远期计划,就是将滨州建设成全国第一个心安城市,创出全国一流社会治理品牌,把滨州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推向全国。”穆杰说,“我们有这个信心!”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