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既不同于欧美模式又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新道路,其成功之处在于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了马克思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在于把握其区别并超越西方现代化老路的本质特征。学习《资本论》等经典著作,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有助于透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超越,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决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中,生产力的社会化是资本的积极因素,因而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现代化相同的部分,必须充分利用资本。资本是投入到生产中追求自身增值的剩余价值。其优势是不断把社会资源资本化,纳入生产过程中,变成能够生产财富的活财富。但是,由于生产力的社会化,后进国家要用资本必然要依附国际资本主义体系,导致资本成为霸权国家支配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因此,资本主义现代化有两种类型:原发型资本主义国家,与后起的依附型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顶端是霸权国家。其他都是程度不等的半依附与依附型国家。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国家,决不可走依附型道路,否则难以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总人口是现在现代化国家人口的1.4倍,如果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绝无可能。由此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经历的三大阶段:首先是争取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去除政治上的依附,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建设工业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外开放。在上述两个阶段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定型时代,按照新发展理念,建立新发展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挑战,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资本的本性:剩余价值最大化,资本积累最大化,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在两极分化中才能生存。资本“爱穷”,总是往穷处流,因为生产要素成本低,以吸收劳动人民的“自然力”以作为其动力,同时资本“爱富”,因为爱商品的购买力。由此导致两极分化,资本积累造成劳动者的贫困的积累。从发达国家内部富人与穷人的两极分化,到国际上富国与穷国的两极分化,由此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国际危机。共同富裕是人类历史的千古难题。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逐步解决这个千古难题,因此既要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又要防止资本造成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马克思说:资本不仅吮吸个人的自然力,而且吮吸人与人的关系上的自然力,马克思称为“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将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与人的社会行为纳入资本增殖机器之中,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关系贫困的积累,精神生活贫困的积累,“穷得只剩下钱了”,金钱拜物教成为资本主义主导意识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要克服这一根本缺陷,建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弘扬正能量,提供健康的公共精神产品,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精神文明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资本积累必然造成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贫困的积累,即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解决办法是实行污染的国际转移。中国式现代化解决方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资本积累模式是“向外占有”的“剥夺性积累”。资产阶级一方面攫取国内工人的剩余价值,一方面通过征服掠夺获得海外资源。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既是对本国农民的剥夺,也是对外殖民掠夺的结果。西方现代化作为一种残酷的剥夺,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我国的资本形成,改革开放之前几乎完全依靠国内积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不断拓展资本积累来源,比如大力吸收国外资本、依靠居民储蓄和金融市场等。不管何种积累形式,其共性都在于是“非剥夺性”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
(作者系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