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董锋磊崔艳贞李红军通讯员李雅芹寇慧超曹君王斌
作为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博兴县培育形成了石油和精细化工、粮油食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商用厨具、金属板材等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了“中国智慧厨都”“中国金属板材之乡”等“国字号”荣誉。
在“大干2023”之年,博兴县经济工作怎样开展?目标和路径是什么?本期“问策2023”,博兴县委书记高志国为您详细解读。
记者:聚焦“大干2023”,今年博兴县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高志国:思路决定出路。2023年,博兴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落实体系,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项目支撑、政策驱动、制度保障,大力实施“五力提升”工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以上。
一是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深入实施工业稳增长提质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三产融合发展,全年主要工业指标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是提升重大项目牵引力。谋划实施国家能源博兴电厂二期等75个总投资764亿元的重点项目,全年完成计划投资16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三是提升开放创新引领力。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抓好国资国企、营商环境、信用体系等领域改革,深化全省对外开放强县建设,确保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市领先。
四是提升社会和谐向心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深入推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法治博兴等系列三年行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是提升干事创业保障力。抓实“过程党建”,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记者:据了解,博兴县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2023年,如何更好地发挥“链长制”优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高志国:2022年,博兴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链”上融合、“链”上发力,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竞争力不断增强。下一步,我们将以“链长制”为牵引,加快各条产业链协同创新、纵深拓展,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积极争创省工业强县。
一是服务稳链。主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发挥县级干部“链长”职能作用,定期深入链上企业调研,对企业遇到的困难顶格协调、跟踪督办;另一方面,用好5000万元工业互联网发展引导资金,高标准建设华为博兴数字赋能中心等5G融合应用项目,以数字化赋能工业经济转型。
二是招商补链。在这方面,将聚焦未来所向、企业所需、博兴所能,瞄准链条上的断点和短板,实行点对点精准招商,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年内新签约项目20个,到位市外资金达到1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2亿美元。
三是科技强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充分发挥6000万元人才和科技发展资金引导作用,由链主企业牵头攻关核心产品、关键技术,加快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平台,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发展到113家、130家以上。
记者: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去年博兴曾创新开展了民营企业“评镇(街道)、评部门、评科长”活动,效果不错。今年,博兴准备如何在创优营商环境上精准发力?
高志国: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去年,我们创新开展民营企业“评镇(街道)、评部门、评科长”活动,让民营企业做“考官”,部门和干部当“考生”,通过反向评价倒逼公职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2022年,博兴县各类市场主体达到5.8万户,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2023年,博兴县将持续在“四个优化”上下功夫,努力擦亮“办事不求人”营商环境品牌。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帮办代办体系,推动更多涉企服务事项“极简办、集成办、智能办”,积极创建“无证明城市”,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二是优化政策供给。健全落实政策“免申即享”长效机制,凡是招商引资中作出的承诺,都予以兑现;凡是现有企业增加投资、新上延链项目,一律享受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的“阳光雨露”。
三是优化法治环境。深入推动“法治博兴”建设三年行动,依法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用法治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打造“信用博兴”,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信用环境。
四是优化发展生态。以开展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为契机,接续办好第3届“企业家节”,定期开展“服务企业月”“博兴营商行”等活动,树立“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的鲜明导向,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记者:去年,投资89亿元的国家能源博兴电厂一期项目已经开工,二期项目也获批建设,圆了博兴老百姓20年的“国电梦”。2023年,博兴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类似重点项目加快落地见效?
高志国:国家能源博兴电厂一期项目的落地,极大提振了全县上下大抓项目的信心。目前,总投资82亿元的二期项目已经获批,预计建成投产后每年贡献地方税收1.12亿元,对保障能源安全、稳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2023年,我们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看项目就是看干部、看干部一定看项目”,以项目高效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谋划。以“十强产业”“七网”基础设施为重点方向,谋划报送专项债券项目47个,总投资374亿元,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支持范围。
二是提效率。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机制,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推动鲁北智能冷链储运中心、京博石化年产5万吨高碳α烯烃等延链补链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
三是保供给。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入开展企业上市三年行动,巩固拓展国家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创建成果,把土地、能耗、环境容量、资金等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全面提高资源要素保障能力。
四是拓空间。加快博兴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扩区、调区进度,积极申报省级高新区,培育数字经济、新型材料等专业园区,真正使园区成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
记者:博兴是中国智慧厨都,厨具加工企业超过4000多家,咱们的数量有了,下一步怎么在质量上、智慧上做文章?
高志国:“中国智慧厨都”是博兴县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20世纪90年代享誉全国的民营经济“兴福现象”,代表着商用厨具产业的高光时刻。目前,博兴商用厨具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40%、山东省的90%,形成了从原材料、零部件、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工程安装、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商用智能厨房设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虽然产业规模已经做大,但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品牌不亮等问题也较为明显。为此,将持续抓好4方面工作。
一是规划引领。编制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依托商厨、板材等产业争创省级高新区,支持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配套,特别是支持发展以厨玛特为代表的“全产业链”模式,引领商厨产业由单一生产向提供集成化解决方案转变。
二是融合发展。全力办好国际厨具节,常态化“一年两展”,壮大参展规模、延伸关联产业,更好发挥会展经济的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作用,持续扩大展会带动效应。
三是数字赋能。探索搭建商用厨具产业数字化创新平台,贯通厨具行业采购、设计、生产、营销等各环节,改造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四是品牌提升。以国家商用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工商联厨具业商会落户博兴为契机,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提升博兴厨具影响力,抢占市场话语权。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博兴县是全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省对外开放强县,产业基础较好、特色明显。今后,博兴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新部署?
高志国:前期,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1261”工作思路,动员全县上下团结实干、迎难而上,加快建设“实力强、群众富、品质优、环境美”现代化新博兴。
“1”就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体现在“争先进位”上。为此,我们明确提出通过2-3年的接续努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跻身全省县域发展“第一方阵”,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
“2”就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内力与外力”两方面关系,这是在充分考量发展大环境,并立足博兴实际提出的,是保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6”就是“六区同建”:一是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坚持数字化、工业化“双向赋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做优产业集群,做高企业能级,做强产品优势,跻身全省工业强县行列。二是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兴福等南部四镇一体发展,全覆盖创建特色小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建设园林景区化村庄,统筹推进“五个振兴”,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积极创建全省农业强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四是建设特色文化展示区。深度挖掘黄河、吕剧、仁孝等特色文化资源,高标准建好用好市民文化中心、吕剧博物馆等地标建筑,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特色文化成为博兴最闪亮的名片。五是建设宜居宜业样板区。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严格落实“双碳”目标,加快实施生态博兴建设三年行动,让绿色低碳、集约节约成为博兴最鲜明的底色。六是建设民生福祉共享区。积极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博兴路径”,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想到群众心头、干到群众点头,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一个“1”,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保障。就是坚持党建统领,铸忠诚、强本领、严纪律,大力弘扬“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优良作风,树牢大抓基层导向,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博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