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党建引领齐绘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和美图景”
——以兴福镇乡村振兴实践为例
  李硕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近年来,博兴县兴福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责任,以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放大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共富的“乘数效应”。
  夯实“领富”的组织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基础、强队伍,全面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兴福镇做强“党群同心、兴业福民”党建品牌,新建村级党建综合阵地2个,组织36个农村党组织积极开展“五学三比办实事”系列活动,采取“实地督查+现场评议”方式进行年中评估验收。投资200余万元建成投用镇委党校,积极探索“理论修养+党性淬炼+人才培育”3A实训模式,举办冬春轮训暨淬火工程12期,1600余人次参与,举办共同富裕暨乡村振兴培训班22期,600余人次参与,集中轮训村“两委”干部300余人次。
  抓重点、促落实,全面服务中心大局工作。投资230余万元建成投用集党群服务和企业服务于一体的厨都国际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创新产品”等评定活动,充分激发党组织活力。安排1100余名党员干部对全镇1.2万余户群众、2800余家市场主体开展以“察民情、听民意、暖民心”为主题的“三民”入户进企大走访及电话走访活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确保村村进、户户到、全覆盖,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共计七大类110余条。
  建强“带富”的硬核力量
  乡村振兴进度快不快、共同富裕成色足不足,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状态、干劲。兴福镇严格按照“尽锐出战”原则,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等现实需要,加快培育了一支能扛硬活、堪当重任的攻坚队伍。
  放大头雁“先飞效应”。在各村实施“头雁领航”工程,36个村实现每村至少配备1名35周岁以下“两委”干部、1名大学生后备干部,基层末端执行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民营企业,鼓励支持规上企业优化组织结构,62家规上企业党支部覆盖率实现过半,打造了鲁宝、宏鑫源等4个“红色车间”及“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同时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和工作机制,与省内高校对接引入科技镇长团及企业科技副总,带头研发出万能蒸烤箱、绿云灶、智能商超、互联网冰箱等智能运维、远程控制的智慧化产品,统筹实现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厨具产品由“兴福制造”向“兴福创造”转变。
  放大雁阵“齐追效应”。在各村开展“乡村振兴大比武”及村集体收入“百千万提升工程”,在魏庄、城王等6个村结成3支帮扶小队,在村级治理规范化运行、党员队伍管理、村集体经济增收等方面交流经验方法,“先进”带“后进”,“后进”变“后劲”,实现各村实力整体提升。全镇36个村集体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25个村超过100万元。成立兴福镇统一战线爱心联盟,在19个村成立爱心协会,实施党群“牵手致富”工程,2000余名企业家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累计捐资53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民共享的统战“兴福模式”已然成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找准“致富”的科学路径
  长期以来,兴福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资源禀赋、经营传统和环境承载力,以党建为引领,以商用厨具、金属板材两大特色产业为依托,实施集体经济增收工程,聚集发展要素,优化产业布局,为乡村振兴和群众致富增添新机遇。
  坚持产业联农。成立厨具产业党建共富联盟,不断提升联盟成员企业积极性,引导镇域企业以产业、项目为纽带联系各村,共同谋划项目、培育产业,各村收获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发展资源,企业获得用工、土地和市场等供应保障,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心剂”。
  坚持品牌强农。持续深化李韩社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结合王桥、李韩、赵马、付元、南吴等5个村经济发展特色和需要,建好共同富裕先行区,在园区、社区建设及功能区配套等方面统一进行规划提升,构建“一心一环三区多点”空间布局,全力把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坚持强社富农。实施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覆盖项目,力争年均新增农民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6处,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依托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设立村级共富公司,以多种业态实施“经营乡村”,推进乡村资本化进程,为农村资产价值显化创造条件,为实现共同富裕打牢基础。
  强化“共富”的服务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同享共富发展成果。
  实施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全面创优镇域环境。兴福镇以申报山东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镇为契机,抓实抓细规划设计、产业发展、服务功能、综合环境和要素配置提升,推动集中集聚集约清洁发展。扮靓城乡环境新颜值。年内建好14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镇55%的庭院达到“和美人家”标准。打造工业旅游新标杆。加快推进总投资8000万元的中国厨都博物馆暨“兴福现象”展览馆、兴福镇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开发厨具节展会专属logo、主题歌曲及吉祥物等周边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度。
  实施公共服务提质工程,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兴福镇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博兴四中兴福校区硬件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以综合康复、高龄养护及健康颐养为主的医疗康养综合服务区,更大力度推动区域教育医疗服务优质均衡、公平共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好用活“零工之家”,年均培育创新创业型企业90家,争创市级创业型园区,持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动态管理机制,用好慈善、金融、行业和产业扶贫项目等帮扶资源,不断提高帮扶标准,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作者为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副教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