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2日
“心安城市”的理论溯源
文章字数:2,238
  解忠信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理论在《资本论》《反杜林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相关论述。明确指出城市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农村规模越来越小,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特征和作用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而具有显著的历史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也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发展的负面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城市的发展会造成资本的集聚、贫富的分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主义私有制加剧了城乡的对立,使“城市病”问题不断恶化。进一步指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城乡融合才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前提条件。列宁关于城市发展的理论,从人民出发,论证了人民对城市的依存性。他指出,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它不仅在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基础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城市建设思想变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初。在早期,党的城市建设思想主要集中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强调农村包围城市、群众路线、自力更生等原则,以推动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党的城市建设思想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1950年后,党的城市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实施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以推动城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城市建设思想进一步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城市建设思想开始强调城市现代化、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城市建设思想进一步发展。党的城市建设思想开始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原则,以推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建设得如何,归根结底靠人民来衡量,“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为新时期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回顾中国共产党人城市建设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环境保护等因素,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引导和监管,以实现城市经济的高效运行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是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本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等方面,以实现城市建设的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五是“人民城市”发展理念。基于城市发展规划和中国城市建设基本经验的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将城市建设规划放置重大战略实践当中,提出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基于实现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人民城市的基础理论
  “人民城市”理论的提出者是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KengoKuma),该理论是基于对现代都市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隈研吾在反思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如环境破坏、社区瓦解及文化同质化等,提倡回归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人民城市”理论强调城市的发展和治理应当以人民的需求和福祉为核心。这一理念不仅反映了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还体现了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性以及经济活力的综合考量。
  一是强调民主参与与社区赋权。民主决策过程,人民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发展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确保市民能够直接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层面。社区赋权,通过增强社区的能力来使居民能主导本地区的发展方向,实现社区驱动的城市发展模式。增强透明和加强监督问责,提高城市治理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二是增强社会公平与包容性。提供平等的城市服务,倡导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上实现更广泛的平等,减少社会不平等和城乡差距。提倡包容性增长,城市发展应惠及所有群体,包括弱势群体,确保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推动社会融合,加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和谐。
  三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加强绿色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绿化,增加公园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可持续交通系统,发展公共交通,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和建设步行友好型城市,减少碳排放和交通拥堵。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实施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策略,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作者为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讲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