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静涵见习记者刘凯铭报道)破产案件的办理,面临着破产财产处置、职工安置问题等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和社会衍生问题,不能“一破了之”。我市法院与政府深入开展府院联动工作,搭建企业破产协调联动机制,是提升办理破产工作质效的必然之举,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之策。
在机制建设方面,滨州中院建立了重大案件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面广、矛盾集中,可能引发的区域金融风险、群体性事件的破产案件,立案前开展风险评估,审理中及结案后动态监测评估风险,必要时报同级党委和上级法院请求指导和协调;建立了联席会议+部门联动的“1+N”破产处置机制,分管副市长担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法院、检察院、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任成员,联席会议制度下完善破产经费保障、涉金融协作、专项破产协作、破产管理人信息“一键查询”等制度机制,统筹解决企业破产处置工作中的民生保障、社会稳定、财产接管、涉税政策、资产处置、产权瑕疵、金融支持、信用修复、打击逃废债、变更注销、费用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企业破产处置的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在特色工作方面,探索困境企业司法挽救分诊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困境企业司法挽救诉前合作机制的意见》,成立了困境企业司法挽救分诊室,为经营危困、具有重整价值的民营企业提供破产法律咨询、破产立案引导、组织和解等服务。
探索凤栖梧重整投融资机制。成立滨州凤栖梧重整投融资平台,平台集项目推介、投融资撮合、流程管理、重整价值识别于一体,建立投资人库、诉前困境企业信息提前发布等制度,搭建全流程破产财产处置服务体系,变破产审判为招商引资。
探索预重整工作机制。出台了《预重整案件操作指引》,在正式启动重整程序前,法院给予相应指导、监督和司法协调,推动各相关利益主体协商形成预重整计划草案,规范保障庭外重组与重整程序顺利衔接。邹平市神鲁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4家关联公司合并预重整案中,上市公司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参与重整,较为稀缺的企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得到保留,3亿余元债务被盘活,300余名职工保住了饭碗,实现了债权人、债务人、职工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