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6日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邱希敏
文章字数:3,11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如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个事关教书育人成效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鲁北技师学院持续,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思想宣传“主阵地”,党课团日“主平台”,深化课程育人,强化文化育人,优化组织育人,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
  挺进课程建设“主战场”,一体融入课程教学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性任务。鲁北技师学院将这一创新理论及时融入课程教学,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指导教育教学。
  专业设置与教学设计双轮驱动。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按照“结合地方实际,传承民族文化”原则,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学科专业体系,优化调整地域文化专业设置,扶持建设特色学科,如吕剧文化、民族民俗学,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应用性强、市场前景广的学科专业领域。深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将其引入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深化课程教学设计。精细化课程体系建设。研发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反映本土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按照“挖掘教学元素-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融入专业知识-贯穿教学过程-完成教学反思”的流程深化课程内容设计,并与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明线有机融合,贯穿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践实训等各环节。系统化教材开发使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纳入思政教学教材,让任课老师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全面掌握教材,优化改进教法;通过开设公共课、思政课等方式,将课程讲出政治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和情感温度。在教材教学中,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着重挖掘身边事,用活地域素材,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发力。巩固思政课程“主渠道”。思政课程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学院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开设党史、新中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课程为思政必修课,运用好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故事,以历史事件、社会热点、民族故事等为依托,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元素,及时融入各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热点解析、案例分析、沉浸体验等模式,增强对学生的民族情感教育,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课是主渠道,其他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和民族教育元素,不断凝练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到专业课程之中,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体系中,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守好思想宣传“主阵地”,多元嵌入校园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鲁北技师学院在做好显性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隐性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打造校园景观文化。景观文化是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渠道。学院从整体设计着眼,从建筑设计、整体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入手,发挥各院系专业特色,凝练系部文化内涵,深耕“一系一品”文化品牌,构建民族团结文化空间。结合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合理布设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设置民族团结宣传栏和中华历史文化宣传标语。开辟技能教育、非遗空间、工匠天地等主题文化墙,打造囊括民俗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的民族工坊,丰富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楼道文化、公寓文化等,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引导师生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打造校园数字环境。坚持数字赋能服务理念。立足新时代学生“网络原住民”群体特征,加强线上文化环境营造。利用校园广播等线下平台、“两微一端”等线上平台,依托智慧云屏等智能系统,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的听”“有的看”,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意识。主动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学院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共建,以大数据、云服务等现代技术手段,阐释宣传中国历史记忆、中华文化符号、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提升社区群众乃至广大市民民族团结意识。
  打响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内心需求,构建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制度文化,鼓励各民族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主题交流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主题交流活动,激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展示特色文化,增强各民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加大民族政策宣讲力度。聚焦民族团结教育、国家形势政策、历史文化等,组织各类理论宣讲,让各族学生产生价值共鸣和情感共振,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用好党课团日“主平台”,立体纳入党团建设机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工作,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北技师学院结合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要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党课团日、青年大学习、主题班会为主平台,定期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强化党建工作引领,抓好党课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博物馆、革命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为重要载体,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定期组织各民族师生研学交流,开展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加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和认同。
  发挥共青团桥梁作用,创新实践育人路径。加强团员青年民族团结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升国旗、唱国歌、入团入党等仪式,融入主题团课、班会等。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等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开展传承家风、缅怀英烈、敬老孝亲、感念师恩等特色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师生志愿服务队作用,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推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互促相长;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丰富“三下乡”活动内容,为社区居民和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精神成人上“立”得起,在技能立业上过得“硬”,实现技能学习和精神塑造双线并进,努力成为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劳模工匠进校园”等主题活动,组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系列讲座,开设剪纸、泥塑等传统文化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期组织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节等重点活动,开展主题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与实践育人过程,让各族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作者系鲁北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本文系2024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有删改,课题编号:24-SKGH-036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