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6日
二十四节气课程赋能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杜海芳 郭栋
文章字数:2,590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体现着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存智慧。但目前,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教育多停留于科普农时范畴的时间节令,忽略了其内在丰富多样的价值内涵,更鲜有学校将其纳入到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
  推动二十四节气进入课堂,顺应当代文化的发现趋势,其实质是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中的创造性传承与转化问题。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所以,我们要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小学语文课堂,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主体的生命意识中扎根生长。
  认识二十四节气课程教育价值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二十四节气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从认知价值角度看,其表层的认知价值是对二十四节气的外在自然特征、农时特征的单纯认知;而深层次的认知价值则是二十四节气背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先民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体现着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存智慧,这种教育价值能使当代教育增加一种“自然性”。
  从文化价值角度看,对二十四节气的当代认知既蕴含着当代主体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文化寻根,也包含着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的创造性转化问题,这使当代教育走向一种学者王治河、樊美筠所说的“有根教育”。
  从生态价值角度看,二十四节气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的生态关系,体现着人类依存、利用自然环境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这让当代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了一种反思、批判的生态性文化立场,这种价值能使当代教育体现一种“生命性”和“绿色性”。
  从审美价值角度看,二十四节气所衍生的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当代教育在合目的性的同时更合乎美育的规律。
  当然,这些价值的复杂性与独特性并非显而易见,也非截然分开,而是深刻地蕴含在二十四节气的表象背后。这需要老师挖掘其背后的深蕴,然后有科学、讲策略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创造性地思考与学习。
  明确二十四节气课程的主要属性特征
  明确教学对象的属性特征是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的前提,只有完成这个前提,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的教学内容的属性特征主要体现为自然性、实践性和整体性。
  自然性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教学内容在自然维度方面的属性特征。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自然”往往作为文本的描写对象、审美想象物而存在,因其文本性导致一定程度上缺乏一种价值的独立性与生命的体验性。二十四节气由于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自然属性便被突出,但可从生态学角度将“自然性”界定为一种具有生命价值、主体地位的属性特征。这样,“自然”可被视为一个巨大、相互关联、具有整体性的生命系统来看待,从而使二十四节气中的自然性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也就获得了一种生态意义上的生命特性。这便避免了传统语文教育中单纯将自然视为人类社会附属性对象的认识局限。
  实践性是二十四节气教学内容在社会层面的属性特征。对二十四气的认知,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性认知,更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进行生命的体验与感知。这种实践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突破了课堂教学的藩篱和单纯书本知识的局限,能让教学成为一种边界广阔、可塑性好、创新性强的主体间性活动。因此,二十四节气本质性地决定了教学活动在教学目的设置和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所要求的学生参与与体验,必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传统语文课堂的书本化、浅表化等弊端。
  整体性是二十四节气教学内容在系统方面的属性特征。二十四节气实则蕴含着一个自然、社会、人类的和谐统一的复杂关系,体现着一种生态整体主义原则。这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这对老师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老师用生态、系统、整体主义的原则看待问题。同时,二十四节气本身也蕴含着复杂的价值谱系,这也内在地决定了教育价值影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甚至在实施一种教育目标的时候获得其他价值目标的实现。还有,这种教育价值的复杂性在为挖掘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策略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总之,二十四节气本身所具有的属性特性能带来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探索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实践路径
  二十四节气从传统意义上的“日历”形态到“课堂教学内容”形态的转变,有诸多现实路径可供探索、实施。
  其一,设计独具特色的子课程。结合节气(节日)主课程,根据各个节气特点,设置独具特色、形态多样的子课程,如立春后的“梅花课程”“百花课程”“落花课程”;夏至后的“荷花课程”;中秋后的“月之旅”月亮课程;重阳后的“菊花课程”等,这些子课程对主课程形成了重要的补充、丰富和延伸功能,能让课堂内容更具多样性、自然性和生态性。
  其二,每个节气定点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及民俗实践活动。根据教学目标,老师要组织一系列针对性的集体户外观察及民俗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和户外实践相结合,既能让学生从自然环境变化中认识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也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先民的生存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户外观察活动是一种亲近自然、生命体验和文化寻根的心灵之旅。
  其三,设置合理的作业类型。作业可主要采取两种类型:第一种作业是二十四节气物候观察笔记,在观察后完成;第二种作业是诗歌的感悟随笔,要写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其四,指定恰当合理的作业评价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要充分运用“表扬经济学”,肯定学生学习和作业中的闪光点;要让学生通过修改作业获得自我提升的自信与快感;要选择学生作业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做好品读交流;要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良好心态。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二十四节气课程”文化资源的教学赋能作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科内容,引导学生感知“二十四节气课程”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更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注:本文系2024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开发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小学生读写素养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是:24-LCZX-031。作者单位:滨州市滨城区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