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党给了我幸福的生活,我要一辈子听党话,一辈子跟党走。”——原渤海军区教导旅老战士战书和;
“戈壁荒原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精神、不缺意志。”——原渤海军区教导旅老战士苏玉山;
“为什么我们的《国歌》里有一句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懂里面真正的含义。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多少革命先烈用血肉筑成了长城。很多战士明明知道要牺牲,但为了掩护自己的战友,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而后面的战士就是踏着战友的血肉向前冲锋的。”——原渤海军区教导旅老战士刘忠玉;
“那是战士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他为什么要这样干?吃都吃不饱,什么力量?就是信仰、很淳朴的一种信仰,我来到了边疆,我就保卫边疆。”——原步兵六师(前身为渤海军区教导旅)老战士马英杰之子马麟;
……
这是记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采访时,记录下的部分内容。
在采访中,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记者的脑海里:为什么一支由纯粹的翻身农民组织起来的军队——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能够在短短的两年内便完成了由翻身农民到合格军人、由不会打仗到英勇善战、由非主力部队到主力部队的惊人变化?为什么他们能够扎根新疆戈壁大漠,铸剑为犁,创出屯垦戍边的新传奇?
这些话语就是最好的回答。
对党忠诚,永葆信念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渤海军区教导旅纪念馆里,有一张戴着钢盔、端着长枪站岗的军人照片,下面写着:栗政通。右边是他写给妹妹的一封信。
讲解员刘恋说:“这里,我想给大家讲述一下六师十八团一营营长栗政通的故事。这事发生在陕中战役期间。大家可能对栗政通不清楚,他就是栗战书的亲叔叔。”
栗政通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的革命家庭,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先后亲历了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南征北返。在革命战争年代,栗政通经常给家里写“战地家书”。
“牺牲前,他将自己的一张照片寄给家人,并在照片后附言:‘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刘恋饱含深情地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两个多月,1949年6月12日,26岁的栗政通在人民解放军与胡马的西北大决战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栗政通牺牲前对政治干事花玉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告诉李教导员,我不行了,叫他好好领导,完成光荣的任务。我牺牲了不要紧,中国还有四万万五千万同胞,革命一定会成功的!”
一年之后,栗政通的侄子出生了。为了纪念亲人,栗家便给这个刚出生的男孩取名叫“战书”。
荔镇遭遇战,为保证西北野战军总部安全转移,旅长张仲瀚命令十八团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阵地,并坚守住。十八团顶住敌人的轮番进攻,没有后退一步。独六旅付出沉重代价,团长陈国林牺牲了,有个连队只剩下18个人。
正在山西养伤的二纵司令员王震赞扬张仲瀚“临危受命,顾全大局,是个好同志”。这也是对独六旅的褒奖。
在壶梯山战斗中,战士韩德荣的肠子被炸出来了。他盘肠作战炸毁了敌人的工事。当担架队把韩德荣放在担架上,他的军装和两手都沾满了殷红的血。
当时,韩德荣面色苍白,但是当他看见十六团团长刘克明时,还是兴奋地叫道:“团长,团长,刚才……刚才教导员已宣布我是共产……党员了!”他眼里闪烁着胜利、幸福的光芒。后来,韩德荣因重伤壮烈牺牲。
部队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党的领导。在教导旅成立的同时,中共渤海军区教导旅委员会随即成立。党组织的建立健全,保证了党在军队的领导核心地位,使部队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坚强的战斗力。
针对农村新兵没有受过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和培训,自由散漫惯了的问题,教导旅抽调部队骨干白天搞训练,晚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号召新兵学习文化,向战斗英雄学习活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部队军政素质明显提高,很快完成了由农民到革命战士的飞跃。
后来,在每次战役间隙,部队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整训和军事训练。如,运安战役后开展了以“诉苦”“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为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西府陇东战役后开展了以“评斗志、评智慧、评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整训和以总结实战经验、练战术、练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整训等。
通过整训,广大官兵的思想、作风、纪律和军事素质进一步提高,“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信念更加坚定。
从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到西进新疆,这群渤海子弟兵心中始终怀着“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坚定信念。
正是有了这种信念,8000多渤海子弟兵踏上西征路,历经十大战役、40多场艰苦战斗,歼敌2.78万人……
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渤海子弟兵出发时的8000人,折损约三分之二,在艰难困苦中竟然没有一个逃兵。
严守纪律,军民情深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解放军战士人人都会唱的一首歌,也是渤海子弟兵最爱唱的一首歌。
部队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很严,一进老乡家院子,要先扫院子,贴封条。老百姓家的厨柜上都要贴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标语。90岁的阳信籍老战士孙金沂说,有一次他和战友借住在老乡家里。由于走得急,他的书包把炕头的油灯扫落到地上。他没注意到。走出十几里地,班长发现他的书包上有油渍。他才想起来可能把油灯打落地了。班长就从司务员那里要了些油,带着他又返回老乡家,还给老乡。这件事让他永生难忘。
1949年7月12日上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队伍已到达目的地眉县。在眉县城南一块杏树林旁,十六团团长刘克明命令部队休息,要求一棵杏树下面休息一个班,不能吃一颗杏子。
杏林的主人王大伯从看守杏树的棚里拿出一个篮子,挑选又大又黄的杏子摘了一篮子,提到战士们跟前。战士们一一回绝,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王大伯。”王大伯来到刘团长跟前,拉着刘团长的手说:“解放军真是人民的子弟兵!”刘团长回答道:“解放军是咱老百姓的军队,是为穷人打天下,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你留着自己去卖吧!”
同村张大爷家的杏林在村西的小路旁。前几天,国民党的军队路过时一扫而空,一颗杏子都没留。张大爷上前与他们论理时,一位国民党军官拔出手枪打死了张大爷。
这一段故事是渤海军区教导旅的宁津籍女兵李清芬在回忆文章中记录的。
90岁的宁津籍老战士郭俊泮深有感触地说:“国民党有先进的飞机大炮,而我们却连一辆汽车都没有,为什么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就是因为部队纪律严明,走到哪里都备受当地百姓的拥戴,是人心所向!而国民党纪律涣散,人心背离,最后只能节节败退。”
在阳信县商店镇老观王庄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旧址展馆的墙上张贴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三个不走”的标语。这支由渤海区翻身农民组成的部队,野外大练兵,行军跋涉万里,秋毫无犯,纪律严明。渤海军区教导旅所到之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持“三个不走”,密切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展示了革命军队的廉洁纪律作风。
听党指挥,无私奉献
“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1949年10月,解放军战士唱着雄壮的战歌,浩浩荡荡挺进新疆。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1952年2月,毛主席对新疆10多万官兵发布就地转业命令。
在战场上,他们听党指挥,着眼大局,牺牲自我。入疆之前,这些万里西征的渤海子弟兵虽然人心思归,但接到命令后,他们坚决听党指挥,服从国家大局需要,义无反顾进军新疆,一手持镐,一手拿枪,屯垦戍边。他们也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兵团人。
96岁的惠民籍老战士苏玉山参加了“十八团渠”开挖工程。苏玉山说,当时劳动工具很简单,只有十字镐、铁锨、坎土曼以及用红柳条编织的抬耙和挑筐,条件很艰苦,但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硬是一段一段“啃’出来了。”
“戈壁荒原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精神、不缺意志。”苏玉山说。戈壁沙砾硬,指战员们的意志更硬。用十字镐一点一点地“啃”,手磨破了,皮肤皴裂了,大渠一点一点挖开了。
马麟的父亲马英杰是从甘肃入伍的。他的父母经历了那个艰苦的年代。作为兵团二代的他,时常抚摸、回味那段历史。
马麟说:“有时候放学了,我们去找父母,就看到那种劳动场景,印象太深刻了。每个战士一天平均开荒3亩半。每天两头不见太阳。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就下地,中午就在地里面吃饭,吃着饭有时候就睡着了,拿着个石头在啃。手上打满了血泡,最后全是老茧,没血泡了。我感悟到这就是一种信仰,那是战士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
退休后,马麟承担起了整理二十一团团史资料的工作。他说,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兵团历史,让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老战士李明堂的儿子李拥军说:“我父亲这代人是无私奉献,把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都献给了祖国。他们无怨无悔,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以后,自己能得到什么补偿,只想到国家。这是对我一生最大的震撼。”
一把坎土曼、一个红柳筐,两头不见太阳的干,我们的渤海子弟兵硬是在这戈壁荒滩上,一下一下“翻”出了一座新城。
郭俊泮说:“我现在有时候非常难过。跟我一块当兵的,他们现在都不在了,这么好的生活就没赶上……”想到牺牲的战友,他禁不住哭泣起来。
郭俊泮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也是在兵团工作。前一段时间,他的儿子开车带着他和老伴到二师铁门关市游览。看到美丽的城市风景,他自豪地说:“我们兵团人就是能干!”
老战士苏玉山一家三代12人在兵团工作。他的儿子苏学利一参加工作没想到就分到了父亲的连队。他说:“父亲对我说你不能给我丢脸。我带头下到洞里挖风化煤,一担子90多公斤,都是用双肩挑上来的,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那年我才18岁。我是连长的儿子,我得给老爹争气,不能丢脸是不是。”
以后,苏学利参了军,一直以父亲为榜样,第二年就入了党。后来,他在公安系统退休。如今他的女儿接过了接力棒,在二师的一家农机公司工作,继续为兵团建设作贡献。
当年渤海军区教导旅最小的战士刘忠玉,现在已经是88岁的老人。他说:“啥叫兵团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不对,这就是兵团精神。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当家。我们这一代人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现在我的孙子孙女仍在屯垦戍边。”
当记者问这些老兵:“您后悔来新疆吗?”
“不后悔,当兵的就得服从命令!”他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
这些出生在渤海湾的优秀渤海子弟,在天山脚下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滩上,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垦荒种地、开渠引水、兴业安家。他们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艰辛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换来了新疆的发展和繁荣。(图片资料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渤海军区教导旅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