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农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近年来,邹平市高新街道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聚焦“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方向,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强组织、环境整治美乡村、产业提升谋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全面振兴。
聚焦固本强基,筑牢乡村振兴红色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
面对基层党组织班子不顺、能力不强等问题,高新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把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动力。一是锻强基层党组织“先锋队”。纵深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锻造过硬支部;实行“一三四”党建巡查机制,高效推进“民主议政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凝聚45个基层农村党支部强大工作合力;开展党员“淬火工程”7期,对900余名党员实行全覆盖培训,全方位拓宽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视野,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履职能力。二是凝聚乡村发展合力。创新实施“六联四合”机制,破解部分村庄小、散、弱,村级发展难等问题,成立乐礼、华阳新村两个党总支,以村党组织联建共建,集聚整合村庄资源,带动富裕村和薄弱村优势互补、抱团取暖,推动融合发展;三是细化乡村治理网格。实施同心共治工程,科学设置党建网格,根据各村情况因地制宜创新做法,划分党员责任街,聘任农村小区楼栋红管家,打通“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村党支部-党员网格-群众”治理渠道,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聚焦宜居宜业,绘就和美乡村多彩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新街道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和美乡村“内外”兼修、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同步推进,加快农村实现美丽蝶变。一是大力推进“靓面”行动。组建45个农村人居环境和路域综合整治队伍,形成街道职能部门-社区-村三级人居环境整治体系,针对村内道路环境、门前屋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逐项清理整治,收集清运各类垃圾800余吨,提前完成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提亮村庄环境底色、打造各村最美“第一印象”。先后投资1250余万元完成礼参农贸市场道路提升、乡道269拓宽等5个道路提升项目,修建面积达15.8万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交通路网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道路面貌。建立农村道路管养工作长效机制,完善街道、村两级路长制,常态化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让群众“走得了”变“走得好”。二是扎实推进“明里”行动。用好用实文明户评选、“美丽庭院”创建、“好媳妇”“好婆婆”评比等评先树优活动,挖掘村民身边的好榜样,推动“一处优”迈向“处处优”。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广场舞大赛等各类文体活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
聚焦乡村共富,激活产业发展强大动能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共同富裕路径,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面对当前乡村产业经营结构形式较为传统、经营主体间利益联系较为松散、合作形式单一等问题,高新街道纵深推进“三划”工作,持续优化“1+3+6+N”农村产业布局,秉持“一域一特色、一村一产业、村村有路子、户户有增收”发展思路,结合各村实际、村庄特色、村风民情,确定“联建共富、特色种养、产业带动、政策扶持”等4种增收类型。2024年以来,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联建共富农场、贝贝南瓜、“芦笋+金蝉”立体种养、电商合作社、共富市场综合体等共富项目30个。投资560余万元完成乐礼片区130余亩葡萄产业提升项目,全要素推进高标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助力传统产业“腾笼换鸟”,保障村民种植效益稳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总抓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高新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先进村集体示范带动作用,全面盘活资产,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抓牢抓实农村人居环境和路域综合整治,让群众“乡愁”找到安放之处,为乡村画卷增添新而美的色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作者系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高新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