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
画好家校社“同心圆” 共筑育人育才新生态
邢晓静
文章字数:2,41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培养协同育人生态,是全社会建设教育强国的共同课题。
  家校社协同育人现状检视
  政策支持不断加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已成为新时代大教育观念的必然产物。政府越来越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如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这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目前,我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尤其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需直面一定的挑战。
  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问题挑战
  沟通与协调不足。家校沟通不畅,部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仍然存在问题,沟通频率较低、沟通内容单一。一些家长只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才与学校联系,缺乏日常的沟通和交流。校社合作不紧密,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还不够紧密,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社会机构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也不够充分,导致校社合作效果不理想。
  职责与分工不明确。家庭责任缺失,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将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方法不当、观念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学校在协同育人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有些学校缺乏对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指导和引领,没有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出现责任推诿、工作重复等问题。
  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异明显。城市地区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资源相对丰富,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机会较多;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足,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较大的困难。区域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家校社协同育人水平也存在差异。
  多措并举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育系统内部的融合。学校课程中心应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注重跨学科融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更要在真实情境中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部门和德育部门要紧密合作,将育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在德育活动中,融入学科知识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协同育人的教研活动,分享经验和做法,共同探讨解决协同育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不同学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开发特色课程,通过在线课程平台或教师交流等方式在学校间共享,实现课程资源互补。
  家庭与学校的融合。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常态化的家校联系机制。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教学观摩、听课评课等活动,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邀请有专业知识或特长的家长到学校开展讲座或授课,打造“家长课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将优质资源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课程。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内容包括家庭教育方法、学生心理特点、亲子沟通技巧等,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发布学校通知、学生学习情况、校园活动等信息,让家长随时了解学校动态。家长也可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反馈学生在家情况。
  学校与社会的融合。拓展社会实践渠道,依托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组织协调、部门联动,开展资源平台建设。统筹各类社会育人资源,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与图书馆合作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到企业实习参观,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家校社协同育人,强调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要将教育的目光放得更远、更深、更细,关注学生成长全过程。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个人的过程,更是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要牢记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为社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教育综合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注重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要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和趋势,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家校社密切配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学生成长规划,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滨州实验学校。本文系2024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有删改,课题编号:24-SKGH-155)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